家庭教育的“陷阱”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2月31日 10:33:28 


 
所谓“陷阱”,就是表面上看没有问题、有道理,但实际上是灾难!

第一个陷井是:“有条件的爱”

有条件的爱,是说我们家长不能无条件地爱孩子,我们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很多家长,要求孩子做出相应的行为或取得相应的成绩,然后我们再给予孩子与之相适应的爱。我们与孩子的关系成了“生意”关系。这种有条件的爱,极大地扼杀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会觉得自己不够好,自己还需要做出相应的动作,父母才能爱自己。孩子的意识深层感觉的是屈辱,是人格的贬损,是自尊心的伤害。因人间,爱的可贵性在于它的无条件性。无论在成人的世界还是亲子关系中,有条件的爱都是爱的“伪造品”。

第二个是“家长输不起的心态”

今天就有个家长对我说:“我真的输不起了!”为什么呢?我们生怕孩子不学好!“那咋办?就这一个孩子!”是很多家长的口头禅。当你说出“输不起”三个字时,他已经输了!因为你已经把自己放在输家的位置上了,你没有绝对信任孩子会上大学,会作出有价值的贡献!你是站在错误的角度看孩子:这孩子可能成为流氓,可能做不该做的事......你越是担心,就越是加倍看守孩子,最后导致孩子的自尊、自信、责任、主动精神被加速的扼杀!因为有输不起的心态,我们家长严格监视孩子的一言一行。然后帮他做所有的事,告诉他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特别是看到孩子和坏孩子在一起,有坏的行为苗头,我们就越发担心,越担心就越紧张,越紧张就越进行破坏性的批评,最后孩子真的学坏了!这好比孩子站在万丈悬崖上,有掉下去的危险,家长从后面以百米的速度冲上去来救孩子,结果可想而知。真实的逻辑是怎样的呢?80%的情况是孩子被我们亲手推下去了!这个时候真正应该做的是放松,相信孩子没问题,然后通过与孩子建立良性关系来把孩子拉回来。 

以上整个亲子关系模型图的内容,它代表了我的教育理念的基本理论基础。这个模型反映了家长和孩子的互动关系:我们家长需要做什么,使用什么工具,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思路是什么,高压线在什么地方,我们不能碰,陷井在什么地方......

如果我们能够循着亲子关系模型所设计的线路来扮演家长的角色,我们教育孩子将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也是非常快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