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何不听话了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7年11月07日 10:38:43 

  子女的成长的问题是普天下的父母最为关注的问题,看到孩子一天天的长大,做父母的油然生起一种成就感、喜悦感可有一天突然发现孩子似乎有意无意地总是违逆着父母的意愿。有的孩子变得很任性,自己想做的事必须做完,否则就不行,做完之后才能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别的事;有的孩子你说什么他似乎总有理,不能完全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或者心不甘、情不愿地去做;有的孩子开始向父母提出一些要求,比如希望自己能有一个独立的空间;有的孩子开始注意穿着打扮,风度仪表。于是一些做父母惊呼:孩子为何不听话了呢?

  其实,所谓的“孩子”已悄悄地告别了儿童阶段,步入青少年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大脑的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脑机能越来越发达,思维的判断、分析作用越来越明显,思维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其思维的方式和思维的视角已越出童年时期简单和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由于性方面的发育逐渐成熟,从而导致的性别意识、性意识又进一步在心理上产生断乳,进而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家长的规劝,教师的教育早已被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感驱散了。更主要的一点,由于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甚至是矛盾的,使得他们认识事物和看问题时偏差很大,他们极易把家长的劝说、督促、批评等看成“管”“卡”“压”,是和自己过不去,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所以就会变得“不听话”。

  遗憾的是,我们相当一部分做父母的并没有和孩子一起成长,忽视了孩子的心理的发展,忽视了孩子的情感体验,还是用最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去教育孩子,甚至有些家长依然信奉着“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古语。而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证明:有关养育的观念决定着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和养育方式,不良的亲子关系正是由于父母对子女的错误认识和态度造成的 。

  日前,天津市千余名学生参加一项由全国少工委和《知心姐姐》杂志社共同组织“孩子与父母沟通现状”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31.09%的孩子不喜欢父母用命令、催促的口吻与自己谈话;18.05%的孩子对父母否定、贬低自己表示不满,5.16%的孩子抱怨父母动不动就用“不给你钱”“滚出去”“打死你”之类的话威胁自己。孩子最想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是:爸爸妈妈能看到我的进步。父母最常跟孩子说的是:“听话”“好好学习”“没出息”。

  实际上,从人的个体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家长不能因为仅仅是你的孩子或者年龄小的原因,就必须无条件地听你的话。再者说,孩子为什么要听话?到底要听谁的话?老师和家长的话永远都是正确的吗?连杨振宁博士都说:“乖孩子一定是好孩子吗?”我们传统文化总是教育孩子从小要听话,不要淘气,结果我们的孩子不是“独立性差”,就是“胆小怕事”,缺乏社交能力”。在21世纪的今天,这种教育观念显然已经落后,不能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有识之士已经提出:“淘气的男孩子是好的”,淘气孩子是巧的”。

  在法国,人们认为只会讲和他人相同意见的人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人,会被人瞧不起的。所以在家庭中,不管孩子的意见多么幼稚和愚不可及,父母都会仔细地倾听。有时候,父母还会故意反驳孩子的意见,和他一起争论。因此应该这么说:孩子是父母的,但更是社会的;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得育好父母。

 

  • 家庭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