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给他们提供最多帮助的是单位领导。
美国工作与生活政策中心研究者凯伦·萨姆博格说:“研究发现,亚洲父亲观念转变的关键在于单位领导。如果单位允许员工回家带孩子去踢球,而员工看到领导也这么做,那企业文化甚至社会文化都会朝正确方向转变。”
针对这一问题,许多企业做出表率。日本化妆品企业资生堂公司2005年4月制定一项规定:孩子小于3岁的员工可一次性享受两周的额外带薪假期。
似乎整个社会都在帮男人们向“奶爸”角色转型。去年,日本两家专门描写名人父亲的杂志《大洋》和《FQ》重磅推出。
链接 缺失父爱将面临成长危机
不能向孩子履行自己许下的诺言,不能在孩子入睡前给孩子讲故事,那些不称职的父亲确实需要反省。专家认为,缺失父爱的孩子将面临成长危机。
研究资料表明,长期缺乏父爱教育的孩子在推理和大脑发育等方面明显比父亲经常在身边的同龄孩子差。缺少父爱的孩子往往更任性,难以和兄弟姐妹和睦相处,在学校中交不到朋友,而且不愿承担错误。美国国家政策研究中心2002年一次研究发现,父亲陪伴较少的孩子长大后染上吸毒恶习或走上犯罪道路的几率是经常享受父爱关怀孩子的3倍。澳大利亚心理学研究者保罗·亚马托认为,造成学龄儿童自负的各种原因中,父亲的因素大过母亲。
反过来,父亲陪孩子时间越多,孩子越聪明,越容易管教。美国哈佛大学2003年一项研究发现,父亲陪孩子的时间长短直接影响孩子的数学成绩。在运动才能方面,得到父亲鼓励越多,孩子就越有可能取得成功。
案例·幸福老爸 忙碌不是借口
能照顾孩子的老爸拥有特殊幸福感。只要有意愿,再忙的人也能成为幸福父亲。日本东京一家航空公司职员、33岁的吉田有两个孩子。为尽量挤出时间和孩子相处,他每天早晨5点起床。这样他就可以叫孩子起床,陪他们吃早饭,上班前还能和孩子玩上一小时。吉田2005年主动要求老板把他调到较轻闲的工作职位,保证晚上7点准时下班。这样一来,他晚上又能和孩子待上一小时,直到晚上8点半左右哄孩子入睡。“我身边很少有人能像我这样陪孩子那么长时间,”吉田说:“实际上,许多人都在拼命加班。”
33岁的远藤是日本两家“父亲教育”网站创始人。他给亚洲老爸的建议是:愉快履行对孩子的承诺,科学安排时间,认识到父亲职责不仅在于给孩子提供物质生活,还在于跟孩子沟通心灵,这就是新亚洲父亲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