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父母的纪录片:《幼儿园》(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7年02月11日 22:57:48 

子,有时候不高兴说走就走,连招呼也不打。但这次他每天准时赶到幼儿园上班,手机没有一天带在身上。

  60多岁的录音师头发都白了,每天举着七八米的吊杆,拾音话筒就在一张张桌子以及孩子们的上方,随着摄像机镜头的变化移动。张以庆说因为拍摄期长,大家把该说的话都说完了,结果几个月后在幼儿园里,整个摄制组就基本上只剩下他说的两个词“开机”和“洗掉”了。他们和机器就像是桌椅一样,已经变成了幼儿园的一部分。

  不拍讲故事,不拍做游戏,不拍唱歌,不拍画画,不拍六一,不拍国庆……后来,有人问张以庆,你们为什么这也不拍那也不拍,那你们拍些什么啊?张以庆说,像六一、国庆,都是成人按他们的想法,让孩子们先排练两个月,再跳集体舞蹈,我们以为他们是快乐的,其实他们是痛苦的。还有其他导演都会拍的东西,像排练,他不拍,还有老师他也基本不拍。他舍弃了一些概念性的东西。张以庆说,在不知道要拍什么之前,必须学会不拍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一天下午,小八班的茜茜带来了叔叔结婚的喜糖,有硬也有软,想让刘老师分给小朋友吃,但只有7颗,怎么办。后来刘老师提议,想吃糖的同学就上来表演,等分到最后一颗糖时竞争到了白热化。刘老师举着最后一块糖说,这最后一颗糖给刘老师我吃好不好?于是同时爆发出两种声音,说好的全是已经拿到了糖的孩子,没得到糖的孩子都愤怒地喊不好。刘老师又说,有哪个小朋友愿意让刘老师吃这块糖?一片寂静,高扬忽然粗声粗气地说,我愿意。刘老师诧异地问,为什么呢?高扬说,因为他们把软糖都挑走了,我不喜欢吃硬糖,就给你吃吧。

  这还只是张以庆在幼儿园的“实习见闻”,并没有出现在他的镜头前。张以庆的最初设想是,“幼儿园是快乐、美好的”,“孩子们是快乐、美好的”,现在终于发现,这些其实都是概念化的东西,也发现原来我们并不了解孩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察三四个月后,平时的耳闻目睹和镜头纪录下来的世界,则彻底颠覆了张以庆他们心中的设想。甚至就连摄像刘德东,其实每个镜头都出自他之手,但在片子剪出来后,当初来不及细看的他也大吃一惊,说不敢相信这就是孩子们的世界。

  原先的想法全部被推翻了,这让张以庆他们傻了眼。当时有很多人问张以庆“你拍什么”、“你要说什么”,张以庆说当时他也不知道。但他们也慢慢观察到,其实孩子们存在着好多问题,比如衣服总穿不好,鞋带系了个死结,板凳摞不上,那他就过不去,非常痛苦……张以庆说,在他拍摄前倒是主观的,后来慢慢地变得客观,他必须真实地面对他所看到的一切,这是痛苦的,因为选题的开掘变了。

  他的拍摄场记写了近5斤纸,每个镜头张以庆都背得下来。在最终剪出来的69分25秒的片子中,老师问孩子:你这么大个儿,你怎么长高的?他会问答:我是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帮助下长这么高的!还有问:你长大以后要干什么?小朋友说:当科学家做坦克。为什么研究坦克?研究坦克打日本人!

  接受访问的小朋友就坐在黑板前面对着镜头回答,它们把孩子们发生在春夏秋冬以及晨昏之间的片断串在了一起。问题由老师、少儿心理学专家、助理导演以及张以庆的朋友完成。张以庆说他们并不是专家,也不是有意非要去问一些影射的东西,但小朋友就会自然地说他爹妈没时间管他,做生意到处请人吃饭,做美容什么的。张以庆忽然发现,其实和孩子是可以用成人的方式去对话的,他所接受的都是成人的东西。

  当初他们不打算拍摄孩子们春游,但听说是到开发区的可口可乐公司参观生产线,就决定去拍。当孩子们随口说出“开飞机,丢炸弹,

  • 家庭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