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一变,孩子就变(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7年02月11日 22:58:08 

要盯住孩子身上的“亮点”“优点”,使之发扬光大。哪怕孩子身上的“亮点”“优点”还很小、很微弱,也要大张声势,让它成为明天的现实。

  与我接触较多的家庭中,有一个规律:凡是常被批评的孩子,普遍都有“心理发紧”的问题。他们不仅智力,而且整个人格都比较压抑,精神状态不舒展,好像心里总有一块化不掉的“冰疙瘩”。我们要用很长时间、用很大能量才能“化开”这块“冰”。我们的能量就是鼓励。

  所以,我建议:与其每天向孩子伸食指,对他们戳戳点点,横加斥责,不如伸出拇指,来鼓励孩子、支持孩子,给孩子更多积极正面的能量。

  没有播种哪来收获?

  不少孩子学习上有困难,根源在于孩子在0~6岁的学前阶段没有得到较多的信号刺激和适宜训练,进入学龄阶段后,各种能力便会出现问题。这就是“没有播种就没有收获”的简单道理。在我的实验研究中,这一类孩子为数不少,大约占实验对象的25%。

  没有播种却很想有收获,这是我们一部分父母的心态。他们对孩子发急,也对自己发急,满世界找灵丹妙药。其实,父母这时候着急是没有用的,越急问题越多、越严重;父母这时候惟一应该做的事,就是对孩子更耐心一些,同时要想办法尽快播种,播良种,以待来年的收成。

  另外,播种本身也不能太急功近利。好的家教,不仅是及时地播种,而且是随时地播种。播种经常是渗透式的、随机的,甚至有时候没有明确目的,但从长期看,总会有意外收获。

  磨刀不误砍柴功

  一般孩子如果出现了明显问题,背后都有比较复杂的原因,最好的解决之道就是系统调理、改变状态。系统调理就要“中医”“西医”一起上,治本治标同时来。其中,中医疗法治本是更重要的。为了治本,有的时候要“绕道”解决问题。

  有一些父母急功近利,不愿意在根本上花时间、下工夫,所以孩子的问题总是得不到解决,以致经久不愈,越拖越重。

  有一个孩子,不专心,好动,不爱与人说话。经过观察,我发现,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很短,身体平衡性也不是很好,可能有生理上的问题。后来经了解,果然发现孩子左眼视物重影而且还患有轻微的心脏疾病。这就找到了问题的根源:看书困难和心跳过快,都是孩子不能专心的原因。本来是生理问题,久而久之,经过人际关系的折射,又演变成了人格上孤独、自闭的问题。

  后来,孩子顺利地做了眼科手术,同时还服用心脏保健的药物,首先解除了生理上的病原。为了解决平衡性的问题,我又建议孩子学游泳。几周下来,孩子的精神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

  面揉得太多会成死疙瘩

  小雯是个听话的小姑娘,可就是个性不强,缺乏灵气。在妈妈的眼里她是惟一,接送幼儿园,上兴趣班,妈妈把她看得死死的。

  许多孩子都属于这个类型:“家教过度”会堵死孩子智慧的“巧眼”,就像面揉得太多会成死疙瘩一样!一团筋道的好面,一定要有“醒面”的时间。教育要留有“空白”,要给孩子空间,让他们的自发性得到张扬。

  看得太近反而容易走样

  父母们特别爱和我谈自己的孩子,但他们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和判断却与我们一些实验老师的了

  • 家庭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