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每天爱他多一点,与他零距离相处
从古至今,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无可厚非的,可现代家庭的繁忙使得父母与孩子对话的时间都越来越少了。
在每天与父母的交谈中,金语涵的爸爸告诉我,孩子在家特别怕他,不知道如何是好?经过一番交谈,得知爸爸工作比较忙,回家就不想说话,一说话女儿就紧张。看着爸爸一筹莫展、一副伤心的模样,我想这是很多家庭都会出现的问题。因为工作的压力回到家已没有足够的耐心与孩子说话、甚至微笑。我告诉他:
1、每天回到家之前给自己说:“女儿是我的宝贝,我非常非常的爱她。”
2、坚持每天与女儿独处二十分钟,在只有你和她的时候,你会更多的关注她,她会觉得爸爸也很爱她,单独和爸爸在一起时自己也很快乐。
3、如果实在不想说话,就给女儿准备一样小礼物:一颗棒棒糖或者一瓶酸奶。这些东西可以事先准备很多,到实在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
二十天以后,金语涵的爸爸特意找到我,告诉我他按照我说的方法做了以后,开始觉得很别扭,但想着没办法就坚持了一个星期,渐渐地,他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样做,而最后一点几乎没用过。直到现在他与女儿之间的距离真的拉进了不少。心态调整好了,养成了习惯,也就不觉得累了。况且,这样的收获远大于自己那点小小的付出。他还说道:“确实,曾有专家研究指出,父亲与女儿的情感,能直接影响女儿成年以后的性格和能力。”所以,他很庆幸能有这次改变。
二、笑口常开,言传与身教并重
首先要让父母知道,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个性形成和心理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潜移默化,深刻而持久。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在强调以身作则对孩子的重要性,往往忽视了语言对孩子的影响。其实,言传与身教并重。
罗逸霄的妈妈很注重孩子的教育,作息时间安排得很紧,生活很有规律。孩子很听话、也很能干。可是,他妈妈向我反映,为什么他看似没有其他孩子活泼呢?真不知该如何是好?我知道他妈妈是一个讲原则的人,平时处处以身作则,对孩子比较严厉。她就特别相信:“行动更具说服力。”针对这一情况,我给她支了三招:
1、每天坚持给孩子讲一个笑话,让自己的笑声感染孩子。
2、把练毛笔字的时间缩短,拿十分钟进行梦想交流。梦想可能做或者不可能做的事情,让他在交流中活跃思维。
3、带到大自然中,让他把开心的事用语言表达出来。经常不停的说话,变得能说会道了,自然也就活泼了。
听了我的建议,他妈妈当即表态一定照做。一个月后,我就发现孩子经常有很多好玩的事跟我说,而且还能跟其他小朋友说好多的笑话,大家都特别乐意跟他在一起。后来,他妈妈也找到我表示感谢,说通过这段时间的改变,不仅孩子有了很大的变化,连自己都受益匪浅,这让她非常欣慰。确实,孩子毕竟才五、六岁,语言发展还处在关键期,他还不懂什么叫“深思熟虑”、什么叫“三思而后行”……以身作则固然能起到榜样的作用,固然能使孩子听话、懂事、守规矩,但活泼开朗、能言善辩不也是良好素质的一个方面吗?
三、激情生活,让父母成为孩子的朋友
家庭是父母创造的,可家庭的核心却是孩子。如果父母成不了孩子的朋友,对家庭来说将会失去激情;没有激情的生活,孩子将会难以快乐。当我们提出:“激情生活,让父母成为孩子的朋友”的时候,父母们纷纷投来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