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为孩子做得太多,替他们做了许多他们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情,反而会使孩子应有的自信和独立能力减少,依赖性越来越强。这不但会影响孩子的自理能力,有时也会影响孩子其他能力的发展。
比如,我们有的家长在和孩子做游戏的时候,会主动输给孩子,让他赢。长此以往,自然会造成了孩子“输不起”的性格,做游戏输了不行,在幼儿园没得到老师的表扬不行,画的图画没上光荣榜不行……现在“输不起”的孩子,在将来会无法承受挫折。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时时处处接受考验的不仅是孩子自己,更多的时候其实是家长。比如,两个小朋友发生冲突了,家长怎么去处理呢?好多家长会采用这样几种方法处理:
1.“以后不许和他玩了。”
2.“他打你,你不会也打他吗?该出手时就出手。”
3.“敢打我儿子!我抽不死他!”——于是两个家长打起来了。
家长自身都缺乏解决矛盾的方法,又怎么能教导孩子呢?对待孩子不能过分疼爱和保护,不能溺爱,不能娇惯,不能过分包办代替。否则会导致孩子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抗挫折能力都很差。溺爱不是爱,是害,真正爱孩子就要为孩子今后发展得更好、生活得更幸福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