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逆子现象反思家教的缺陷(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0年05月14日 14:54:51 

  父母必须“统一阵线”  

  记:前不久教育专家孙云晓等人提出男孩危机的说法,您怎么看?在家庭教育当中,爸爸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尹:我个人认为,在教育孩子中,爸爸妈妈,甚至包括爷爷奶奶,所有人的教育价值观和行为必须是一致的,否则会把孩子搞乱。把爸爸教育和妈妈教育分割,把男孩教育和女孩教育分割,这种做法多半是一种商品功能细分的做法,对教育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反而会造成混乱。我们知道,在商业社会中,要为一个产品找到卖点,就一定得细分产品的功能。  

  事实上现在父亲们比以往任何时候参与子女教育都要多,在现代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男性和女性、父亲和母亲扮演的角色,其实越来越接近。爸爸妈妈的教育价值观也必须是统一的,孩子才不会无所适从或学会两面派。同时,教育男孩和女孩的基本原则也是相同的,我们只要不给男孩儿穿花衣服,不把他当女孩养;同时不把女孩子当男孩儿养,他们自然会表达出应有的健康天性。男孩儿需要尊重,需要自由,需要阅读;女孩子也同样需要这些。最美的教育,其实就是最简单的教育,所以我不建议衍生出太多似是而非的概念来。  

  成功的亲子教育应该“双赢”  

  记:很多妈妈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为了孩子,而忽视了自己的成长。  

  尹:亲子教育的第一动机可能是为了孩子,但最终受益的,应该是两个人,即孩子和家长自己。没有谁天生会做父母,我刚做妈妈的时候也很迷茫,思维方式也不完善,所以我不断学习,看了很多书,不光是家庭教育方面的,而是各种书都看。这样,我自己的认识水平有一个提升,价值观更加成熟,思维方式更加健康,心理也变得越来越强大,对孩子的教育水平也相应提高。我不相信,一个整天坐在麻将桌边上的妈妈,能教育出一个热爱学习的孩子。  

  我对现在年轻的父母充满信心,他们学习的意识越来越强,尤其是一些 “80后”的父母,我相信他们在做父母方面会比我们那代人强。我当年教育女儿的时候,很多跟我同时代的父母都表示不理解,认为我的想法和做法太超前了。相比之下,我跟很多 “80后”妈妈反而更容易互相理解。  

  记:现在家庭教育图书良莠不齐,您认为家长应该如何选择?  

  尹建莉:我总结出来的挑选家教书的经验是:第一,要看写书的人的专业背景。有的家长做得非常好,但可能由于专业知识欠缺,不太会总结,总结出一些皮毛的东西,对别的家长往往不具有借鉴意义;第二,如果是写家庭教育的书,要看他本人的孩子怎么样,如果一个作者自己的孩子培养得很糟糕,我不相信他能写出一本好的家教书,最多也就是理念贩卖者;第三,注意作者是“著”还是“编著”,国内很多“编著”的教育书,都是七拼八凑的东西,我认为最好选择独立著述的书;最后,还可以看一下每本书的口碑,如果一本书很多读者都说好,那应该是不错的。

  • 家庭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