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正话不说反话,给孩子信心
教育就是期望对方接受忠告,怎样使自己的忠告入耳入心呢?首先就是给对方积极的心理暗示,而不是把对方吓倒。“一只钟表”的“担心”和“恐怕”把刚要参加“工作”的小钟表吓得事情还没做就说“办不到”,以后“吃不消了”的可能性大大增强,这等于给自己树立一个假想的敌人,人为地形成心理障碍。而“另一只钟表”鼓励小钟表“不用害怕”,小钟表就决定“试试”,一试果然没问题。孩子学习会遇到大大小小很多困难,家长要像“另一只闹钟”那样给孩子多提供正面信息,让孩子对困难形成积极的应对态度。
说小数不说大数,指导孩子操作
小闹钟涉世尚浅,第一次听说“3200万”这样的天文数字,他还没有积少成多、化难为易的丰富体验,所以“吃惊不已”,以至认为自己“办不到”,而“另一只钟表”指导它:“你只要每秒滴答摆一下就行了。”小钟表能够操作这种“简单的事情”,最后他完成了“3200万”的工作任务。平时家长不但要给孩子提出正确的要求,更要善于指导孩子可行的操作过程,这样孩子才能像小钟表一样,在不知不觉中圆满地完成各种任务。
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
于是他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
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岁月的沧桑让渔王攥了一大把捕鱼的经验和窍门,他想把这些秘笈传给儿子,渴望他们通过捷径再速成一个渔王。但是“招数”不对路,导致欲速则不达。
做父母的也拥有像渔王一样宝贵的人生财富,又何尝不急切想地传授给孩子呢?一位妈妈牵着儿子快走到幼儿园门口了,妈妈问儿子:“你是不是觉得今天走的时间短一些?”儿子点了点头。“你知道为什么吗?”“不知道。”“因为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以前咱们绕了一个弯,今天没绕弯。你再跟妈妈重复一遍,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儿子重复了一遍,妈妈赞赏地摸摸儿子的头说:“对了,以后记着,啊?”儿子又很乖地点了点头。其实,孩子虽然对“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点头了,但他只是一种被动的附和与生硬的记忆,不可能真正理解这个几何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