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家长不应该打击孩子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5月23日 22:34:22 

  家长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凡事做得都很完美,可是实际上这种可能性基本是不存在的。孩子降临到这个世界上,对事物的了解是一片空白,他们正是通过实践,经过一个个错误,才逐步认识了世界,积累了经验,学会如何做人做事。

  因此,面对孩子的过错,家长们要认真分析其做错事的动机,采取正确的方法来对待。而不应打击孩子的积极性,逮住孩子就一顿责骂,甚至由此"判定"孩子一无是处,将来也"没出息"。这样不是引起孩子的反感,让孩子和你对着干,就是扼杀了孩子探究事物的兴趣,从此以后做事畏首畏尾。这样的结果恐怕是每个家长都不希望看到的。

  家长们都知道,溺爱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种种负面影响。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孩子的心理时脆弱的,特别是在依赖父母的鼓励和指导方面,他们往往需要父母的大力支持和正面的暗示。所以,家长要注意,既要做到不溺爱,又要懂得孩子需要什么,切忌打击到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否则孩子会在幼小的心底埋下阴暗、自卑的种子。

  有一位教育心理学家曾这样说过:一个在父母的苛责中成长的孩子,会潜意识地认为无论做什么都得不到父母的认可。长此下去,就会失去进步的愿望,变得不自信,没有自尊,消极而怪癖。因此,家长们要经常给予孩子鼓励和肯定,有进步就赞赏,遇挫折则引导,培养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就其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家庭教育中拒绝冷暴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棍棒底下 出孝子"的教育 理念已被更多的人认识到是一种欠妥的教育方式。现在的家长都知道,严厉的体罚会对孩子身心造成巨大伤害,所以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他们会采用另外一种非暴力的手段来惩罚孩子,这种方式就是我们常说的"冷暴力"。

  冷暴力主要体现在对孩子的错误进行责骂,有时候还会用到一些过激的词语来打击孩子的心理,或者有的家长就用减少关爱的方式来惩罚孩子。

  如果说家长的体罚能让孩子有所反应的话,那么冷暴力简直让孩子无所适从,因为冷暴力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当你用过激的言语来对待孩子的时候,他的内心是会对这些言语产生很大反应的。一旦你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不强,那么他就容易被打击得一蹶不振,并在生活中把父母的气话当成事实,继而会自暴自弃,萎靡不振。如果你的孩子自尊心很强,那么这种冷暴力就会激起他的逆反情绪,什么事都故意和你对着干。

  想想看,如果孩子一直保持着这种扭曲的心理,那么他们做的每一件事还会如期待的那样吗?

  答案是肯定的!孩子会在生活中慢慢变的不自信、懦弱!归根结底,孩子表现得软弱或者倔强,实际上是父母"冷暴力"的结果,要避免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家长们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态度。正确的做法是,孩子犯了错,家长可以通过安慰、鼓励以及正确的引导来帮助他们走出失败的阴影。看到孩子的长处要加以表扬,对孩子的缺点要耐心平和地教育,告诉他们问题出在哪里,但绝不全盘否定孩子,更不能说一些嘲讽的气话,给他们讲道理比打骂更能让他们领悟。

  • 家教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