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12月09日 19:53:15 

  (4) 奖励

  奖励通常包括精神上的奖励(鼓励、赞扬)和物质上的奖励两种形式。父母适时的精神奖励,以及对良好行为的明确要求,会促进儿童社会责任感发展。而过多的物质奖励往往会产生相反的结果,尤其是滥用物质奖励。我国教育家陈佑兰先生说过:"物质奖励会降低儿童对行为标准的内化,阻碍认知能力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发展。"

  (5) 温暖

  温暖被公认为是家庭教养方式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在儿童社会化中起极为重要的作用。处于温暖氛围中的儿童易于对处于困难中的人表示同情和提供帮助,表现出更多的利他行为。温暖的教养方式还能使儿童具有高水平的自尊。

  影响家庭教育方式的因素很多,如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教育对象等等。而作为教育者即教育方式的载体或执行者的父母自身的素质和条件,对教育方式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最关键的。其主要包括如下方面:(1)父母本人的个性特征,如对社会化目标的看法和对孩子的期望,对孩子能力的评估;(2)儿童自身的特征,如气质、能力和性格;(3)社会环境,家庭内部的环境,如婚姻关系,外部环境有工作单位、社会网络、社区、文化和亚文化等。

  每个孩子都将通过学习生活技能和行为规范,参与社会活动,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那么,家庭是人类的首属群体,人的社会化始于家庭,儿童时期在家庭中进行的社会化,有着早期性、教育和生活的一致性、施教者和被教化者关系的密切性等特点。因此父母采取怎样的教养方式,直接关系到孩子所受家庭教育的效果,从而对孩子的社会化进程起重要作用。具体说来,关于不同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影响,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简要结论:

  (1)父母愈多使用惩罚、限制,儿童对道德规则的内化及道德形成愈慢。

  (2)精神鼓励优于物质奖励,对儿童社会化发展举足轻重。

  (3)父母与孩子之间充满温情与慈爱的关系,对儿童宽容民主的引导,可以积极地促进儿童内部控制力的发展及认知能力的提高。

  (4) 父母不宜孤立的使用某一种教养方式。

  (5) 同一种教养方式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对儿童的社会化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如同样是限制,在专制型家庭中,其作用是消极的,而在权威型的家庭中的作用是积极有效的。

  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将成为全社会关心的问题,只要我们父母和教师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交往的机会,使用正确有效的教养方式,相信孩子们会健康地成长起来,成为社会人,完成社会化,担负起明天的重任!

  • 家教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