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灯笼高高挂
红灯笼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在我国古代,灯笼是用来照明的,就好像现在的电灯。现在,我们用电灯来照明,灯笼就成了过年过节时,烘托喜庆气氛的一种装饰品了。从前用来照明的灯笼里点着蜡烛,而现在用来装饰的灯笼,要么是空心的,要么里面是个灯泡,非常安全。
【挂灯笼比赛】
4-6 岁的孩子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这个游戏,家里挂上了装饰用的红色小灯笼,节日的气氛就更热闹了!
先购买十几个装饰用的红色小灯笼,可以去小商品批发市场里买,价钱非常便宜。小灯笼的大小和普通橘子大小差不多就可以,灯笼里面是空心的,这样比较安全。
游戏玩法:
在客厅的门框上端,左右两边各贴一个粘钩 ( 可以购买现成的粘钩,也可以用胶布把钩子粘上去 ) 。小灯笼放在离门有一定距离的地方。把灯笼分成数量相同的两份,比赛开始了!
爸爸和孩子往左边的粘钩上挂灯笼 ( 灯笼必须由孩子挂,爸爸只能做协助工作 ) ,妈妈往右边的粘钩上挂灯笼,先挂完灯笼的那一方为胜。
在比赛挂灯笼的过程中,一次只能取一只灯笼来挂,放灯笼的桌子离门框越远,孩子的活动强度就越大,您可以视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定。
念春联
【讲述春联的起源】
春联起源于一种叫 " 桃符 " 的东西。什么是 " 桃符 " 呢?原来,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人们过年时会在大门两旁悬挂长方形的桃木板。古代人认为门口挂上 " 桃符 ",可以驱邪避鬼,保佑全家平安。
后来," 桃符 " 演变成了在门上贴春联,这个习俗从五百多年前的明朝开始盛行,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过年时用春联来增添节日的气氛呢!
宝宝念春联
学龄前的孩子只要会念简单的春联就很不错了。在教孩子念春联的时候,您还可以向他解释春联的意思,简单地介绍春联的格式。等孩子念会了春联,看熟了春联中的字,您还可以把这些字做成小卡片,让孩子自己动手来 " 拼 " 春联。
一帆风顺
四季平安
春花含笑意
爆竹播欢声
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水水山山处处画
家家户户年年丰
【放鞭炮】
讲述新年放鞭炮的故事
北宋著名的诗人王安石在他的《元日》诗中描写了过年热闹的景象:"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大年三十晚上 12 点整,门外的鞭炮声一定是一年中最响、最热闹的吧!
不过,放鞭炮是非常危险的,特别是小孩子,因为玩鞭炮不当而发生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年年都不少。爸爸妈妈一定要在过年人多热闹的时候管好自己的孩子,当然,在游戏中过一把鞭炮瘾也不错哦!
我在家里放鞭炮
适合年龄:3-5 岁的孩子。
游戏准备:
制作 10 个假的鞭炮 ( 可以在卷筒纸的纸芯外层用彩笔画各种图案 ) ,每个 " 鞭炮 " 上端别一个回形针;一根小竹竿;一支记号笔。
游戏玩法:
把 " 鞭炮 " 放在地上,让孩子数一数有几个。
用记号笔分别在鞭炮上写上 1-10 的数字。
爸爸 ( 或妈妈 ) 点鞭炮 ( 用小竹竿去碰回形针 ) ,孩子马上回答大人放的是几号 " 鞭炮 "。如果答对了,爸爸 ( 或妈妈 ) 嘴里说:" 砰、啪!" 答错了," 鞭炮 " 就不发出声音。
如果 " 鞭炮 " 没有声音,孩子要问爸爸 ( 或妈妈 ) :" 我可以过来吗?" 大人回答:" 不可以,因为鞭炮是危险的。但你可以远远地看。" 这样,还可以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呢。
【拜年】
告诉宝宝古代拜年的故事
新年里,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到亲朋好友家祝贺新春,就是拜年。在古代,有关拜年的趣事有不少呢!
一千多年前的宋朝,大户人家如果亲朋好友太多,难以一一登门拜年时,就会派仆人带着自己的名片去拜年,称为 " 飞帖 "。而那时,各家门前也都会贴一个红纸袋,上面写 " 接福 ",正好可以放 " 飞帖 "。" 飞贴 " 一时还成为了拜年的时尚呢!据说," 飞贴 " 后来就演化成了现在的贺年片。
拜年时的祝福怎么说
过了年,就是猴年了。让孩子戴上小猴面具,给森林里的朋友们拜年吧!
游戏玩法:
让孩子头戴面具扮演 " 小猴 ",爸爸和妈妈扮演小猴的朋友 ( 例如 " 山羊伯伯 "、" 河马奶奶 "、" 小松鼠姐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