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愿意宝宝对着面纸盒抽个不停,那么不妨准备以下的东西,也能让宝宝抽个过瘾:把卷保鲜膜的轴心或长筒型铅笔筒内塞入缎带、手帕等,再引导宝宝将之拉取出来。而这种抽取动作,能有效的训练宝宝做难度较高的手指活动。
●训练手指灵活的高级动作——夹小饼干
让宝宝用手指玩弄细绳子或以指尖夹取小饼干、巧克力豆,或是将贴纸撕下、把瓶子(宽口的)内的东西拿出来等等,类似这种捏取或夹取的细微动作,是属于让手指独立活动的高难度动作。宝宝在玩这项游戏时,大人一定要在旁边注意保证安全并选择安全性较高的东西,让宝宝尽情练习。
栽培重点②促进体能发展
此时期宝宝的运动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宝宝能在不久之后能走得好,给予各种身体发育的阶段性帮助。从“坐、爬、站、走”来逐步引导宝宝,以各种体能游戏来平衡宝宝的身体发育。
●锻炼脚尖的力量——制造高低落差来爬行
用毛毯或棉被来堆高,成为爬行路径时的高低落差,让宝宝练习爬行越过。爬行时要让宝宝双手着地来支撑身体,两脚则交互往上提,来带动前行,以此训练宝宝越过有点高度的阻碍。这个爬行动作可强化膝盖及手腕的肌肉力量,并练习以脚拇趾的踢爬动作来为爬行做准备。
●扩大视野、提升好奇心——坐着玩罐子
当宝宝已会独自坐稳,可在他的两腿之间放置一个空牛奶罐,让宝宝拍打玩耍,或者在罐上放置宝宝喜欢的玩具,宝宝为了取得玩具,上半身会不自觉的做上引动作,而这也是锻炼的重点之一。为了让宝宝学习姿势的平衡,要常常让他摆开双手来玩耍。
●增添爬行的乐趣——过山洞游戏
让宝宝从大人的胯下爬过去,或者用纸箱做成隧道来让宝宝爬行通过。这不但能让宝宝爬得高兴,更能因此锻炼腰部和手脚的肌肉。爬行时会刺激大脑中枢,因此多设计一些有趣的爬行游戏,让宝宝爬得高兴且可锻炼体力还能爬出“聪明”来呢!
●当肚子着地时能伸出双手——练习跌倒
为了让宝宝走得好,就得教他如何应付跌倒。把棉被或毯子卷成圆筒状,并让宝宝趴在上面,然后把棉被稍微向前滚动,此时宝宝的双手也会自然的朝前方伸出去,多反复几次让宝宝记住这种反应。当宝宝行动范围变宽的同时,危险也随之增加,而这个游戏也是为了训练宝宝在学走、爬时,万一跌倒也能迅速的把手伸出来支撑身体。
●宝宝可玩大些的动作——抱高高游戏
如果宝宝本来就喜欢被举高,那么到了5~8个月大期间,可以试着抱着宝宝从下往上一次举高,或者玩些较刺激的转动身体游戏。刚开始,让宝宝面对大人,等玩习惯之后,可让宝宝脸朝外,再抱高抱低地玩。这和荡秋千的原理一样,能促进宝宝耳内的平衡感。
●踩在大人的脚背上——与妈妈一起练习走路
让宝宝站在大人的脚背上,并扶着宝宝一起做前后左右具有节奏感的移动行走。大约一天练习一次,让宝宝逐渐体验这种行走的感觉,可促进宝宝不久之后能自己踏出勇敢的第一步。
栽培重点③加强视、听、触觉
以“看、听、触摸”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可促进宝宝在智能上的发展。因为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的官能反应,可刺激大脑的神经。不论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或日用品,只要是不危险的东西,就让宝宝充分的去体验吧!
●了解声音的来源
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
让宝宝习惯生活中的声音也是必要的,无论是吸尘器、果汁机、水龙头还是洗衣机等发出的各种声音,可增加宝宝的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倘若宝宝又从中了解水龙头水可洗手、果汁机可打出自己喝的果汁,不但增加宝宝的期待心理,也可趁此给宝宝灌输基本的生活常识。再加上抱着宝宝在家中走动认识东西时,大人顺便解说“水、果汁”等字句,又可促进宝宝的语言发达,真是一举数得!
●让手的动作更加灵活
把日常用品当成玩具
只要不是危险的物品,不妨拿给宝宝玩玩看、摸摸看、舔舔看,培养对东西辨识的感觉能力。这些东西都是平常大人在用的,宝宝会很有兴趣去接触,以此来满足其好奇心理。
但选择日常用品来作为玩具时,必须以“安全、干净”为前提,若是危险物品,则要收到宝宝看不见也拿不着的地方。
●培养预知能力——玩球
玩球前,先让宝宝看到静止的球,然后再滚出去,并要宝宝朝球滚动方向看过去,这样的玩法,也是培养宝宝基本的追视能力。刚开始有的宝宝可能不会在球滚出后眼睛也跟上去,造成球滚走了视线就注意别的东西,这样就失去玩球的主要意义了。因此,爸妈要用手指引导宝宝去注视球的方向。这项游戏适合会坐立的宝宝,能培养预知能力,并对即将发生的状况做出应对反应。
●延伸好奇心与想象力
给宝宝一个自由的空间
有独立的空间不只是大人的权利,正在学习摸索中的宝宝,更需要属于自己玩耍的空间。为了让宝宝能独立思考,进而采取行动,可以把家中某个角落或房间收拾好,把危险的物品先拿走,给宝宝有机会能按自己的意思随心所欲玩耍的“角落空间”,小孩的想象力只有在自己天马行空的玩时才会发挥到极致。也可放置些棉被、毯子或大纸箱,以增加活动的多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