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前必做6大规划(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7年01月23日 10:15:28 

  妻子+妈妈=?

  心理功能

  孕期的身体改变,让妈妈容易因为生理影响心理,因此若能预先了解孕期可能会有的改变,便能预先做心理建设,将生理带给心理的不适应感降至最低。 产后若是妈妈自己带宝宝,也可能会因为心力的消耗而让妈妈倍感疲累,假如妈妈的支持系统不够健全,让妈妈对自己的期待过高却又感觉家人也帮不上忙,夫妻 (家庭)关系便容易变得紧绷。

  社会功能

  当“妈妈”的身分加诸于身,除了也有要将宝宝照顾得无微不至的“社会期待”外,妈妈同时也必须承受来自公婆的心理压力,例如对于教养方式的不同、习惯与认知差异等,都需要慢慢沟通、彼此理解,以取得对宝宝最好的解决方式。

  家庭功能

  来自另一半的期待,时常在产后带给妈妈不少的心理压力。例如“把宝宝顾好有这么难吗?”“你一整天在家没事做,怎么不把家里整理一下?”这类的话,在妈妈听起来可是非常刺耳,爸爸妈妈应体谅双方的工作内容,不支薪的工作不代表比较轻松。

  自我功能

  自从宝宝出生之后,许多妈妈花了大量心力在照顾宝宝,不仅牺牲自我休闲的时间,减少甚至拒绝与朋友外出放松心情,这同时是妈妈自己如何看待“母 亲”这个角色所造成的影响,当妈妈对自我期待过高,可能会造成反效果,因此清楚的规划、适度调整每日(周)行程, 提供自己喘息的时间与空间。

  建议事项

  精神科医生建议,妈妈应给予自己犯错的空间,适时寻求支持系统的协助,毕竟没有人天生就会当妈妈,不让自己处于高压状态,就多了呼吸的空间,当 您看见自己每天的进步,暴躁易怒的情绪问题也将不复见。另外,面对与长辈的冲突,妈妈应设身处地思考,尽量将摩擦冷处理,但对您坚持的主张只需采取温和却 坚定的表现方式即可。

  心理咨询师表示,在规划自我休闲时间、懂得自我察觉以及简化繁琐事务外,妈妈同时需学习如何平衡施与受,您必须是Giver,也是Taker。 另外,爸爸也是宝宝的亲人,不能因为爸爸看起来比较粗枝大叶而抗拒让爸爸加入照顾宝宝的行列,你们是一种共同关系,应是以伙伴角色进行彼此合作的状态。

  婆婆&公公+外婆&外公=?

  心理功能

  儿子的成家立业,让婆婆对于儿媳的婚姻有着期待,并进一步在孙子出生后,除婚姻外也开始对孙子的教养方式以及外人的眼光有着好的期待,但这些立意良好的期待,却可能促使婆婆不自觉地从观望者变成参与者,而这些期待,却可能会带给下一辈不少的压力。

  社会功能

  若宝宝的照顾工作因为父母皆须在外工作,而落到婆婆的身上,角色立刻被赋予照顾他人的责任感,无疑也带给可能已届龄退休的婆婆生活上的重心。

  自我功能

  原本闲赋在家的退休生活,因为宝宝的加入而让婆婆找到可参与的新的生活事件,社会角色也应为(协助)照顾着的角色而被赋予责任。

  建议事项

  心理咨询师与精神科医生皆表示,除夫妻以外的角色,都应有认知自己为协助照顾者的角色而非主要照顾者的能力,当然更不是指令照做的主从关系,当 然适时的给予意见参考很重要,但对于夫妻间的生活与教养方式,长辈更应给予高度的弹性,太过主导、保护的介入,其实也是剥夺了新手爸妈学习犯错的机会。

  小叮咛

  精神科医生建议新手爸妈,若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长辈主动提供意见,在影响不大的前提下其实可以宽心看待,假如宝宝能够适应这么多人的爱心与照顾方式,也可能表示着宝宝有着随和、好相处的气质。

  不论长辈提供的意见是否被您采纳,都建议不定时的送礼或口头表达感谢之意,平时礼节若做足,在讨论照顾宝宝或是其他生活细节时,相信在沟通上便能更和谐愉悦的进行。

胎教音乐
  • 临盆待产推荐
寒假幼儿安全注意事项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