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孩子成长。又如孩子生性羞怯,不爱与小朋友交往,家长可以与老师商量,老师会在工作中有意识地让孩子与别的小朋友熟悉、合作。
当家长向老师询问时,问题应提得具体,不要泛泛地问“他表现怎样?”可针对孩子的情况问“他现在愿意和小朋友们交往吗?”“他吃饭怎样?”老师可以具体回答你。孩子初入园时,家长也可以稍提早些到幼儿园接孩子,看看孩子的活动情况,就会更了解孩子。
孩子受到老师的惩罚时,不要护着孩子,应该相信老师的做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确实老师做法不当,可以婉转提出来共同商量。如果老师的做法损伤孩子身心健康应及时找领导汇报,并立即让孩子脱离原来环境。
平时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批评老师,家长对老师的评价会影响到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也影响到老师的教育效果。孩子不尊重老师,将导致老师教育的失败。
总之,家长应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听取老师的建议,帮助孩子适应新生活。
3. 让孩子在玩沙、玩水中学习
孩子是非常爱玩沙和水的,因为它们可塑性强,能发挥孩子的创造力。
在家里为孩子准备一个高矮适中,表面光滑的沙箱,提供玩沙子的工具,例如小铲子、小勺子、小碗。小碗可以量沙子,小铲子可以挖沙子。家长可以启发孩子挖山洞、修公路、造假山等,也可在上面用积木做各种造型。
沙箱要常洒水,以保持湿度。要注意不要让孩子扬沙子,以免弄进眼睛或嘴里。
玩水游戏可以让孩子认识水的性能,丰富有关水的知识,获得愉快和满足。
用大盆装水让孩子站着或蹲着玩。提供各种玩具,例如塑料瓶、皮球、石子、小纸船。引导孩子观察什么东西能浮在水面,什么东西沉在水底。孩子把小纸船放在水面,用嘴吹时能移动;把空碗放在水面是浮着的,装满水后就沉下去了等等。丰富多采、变幻莫测的玩水游戏会给孩子带来
无穷的乐趣,也能使孩子在感性上认识水的性能。
玩水游戏最好在夏季开展。除了家里,也可在较浅的水池边、游泳池边开展。
4. 使用玩具应注意些什么?
(1)为孩子添置足够数量的玩具,玩具是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必要工具,因此家长一定要为孩子购买和自制一定数量的、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玩具,但玩具不必过多,1岁以内不超过10种,2、3岁15至20种,4、5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有25到30种玩具。
(2)为孩子购买他们喜欢的玩具。当父母给孩子购买玩具时,一定要征求孩子的意见,一定既是孩子喜欢的又是必需的玩具。
(3)要为孩子讲解新玩具的玩法。每当购买到新玩具时父母一定要详细的为孩子介绍其用法,让孩子掌握操作方法,充分利用和正确使用玩具,才能真正发挥玩具的作用。
(4)玩具要在固定的取放方便的地方放置。为孩子开辟一个玩具园地,让孩子把玩具分门别类的摆好,既保持整齐、美观,又便于取放。一定不能把玩具锁起或堆放在一起,这样使用不便,不能充分发挥玩具的作用。
(5)让孩子自己收拾玩具,养成游戏后自己收拾玩具、整齐摆放玩具的良好习惯。开始父母可帮助孩子收拾, 5岁后的孩子应能自己单独收拾摆放好玩具。
(6)随时为孩子修补玩具。损伤了的玩具、图书要及时修补,并让孩子自己学习简单的修补技能,或协助父母修补玩具,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特征。
(7)玩具要经常清洗消毒。玩具最好每 1~2月清洗消毒一次,消毒可购买市面所卖的消毒液,按说明使用,但一定要把消毒液洗净后才能使用,不能浸泡的玩具可直接放在太阳下曝晒。
1. 游戏就是学习
许多家长认为,应从 3岁开始让孩子学到尽可能多的东西,游戏是浪费时间,因此尽量压缩孩子的游戏时间。从教育学角度看,这无疑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事实上,游戏是孩子与外界交流的方法,游戏的过程,是孩子探索和实验的过程,在游戏中,慢慢地了解及建立人与外界的关系。孩子游戏过程,就是他们的身体、社会性、智慧及创造力等方面的成长过程,因而,每个孩子都需要游戏,以促进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佳宇和佳美在玩看病的游戏,佳宇穿着白大褂,手拿听诊器,郑重其事他说:“你得了感冒,比较严重,没关系,吃点咳嗽糖浆,过几天就会好的。另外,你要注意休息,不要再到外面乱跑。”在游戏中,台词全由孩子自己编出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是何其丰富。同时,游戏也可帮助孩子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对孩子而言,游戏就是学习。
游戏是孩子成长过程不可缺少的部分,应该充分重视游戏的价值。家长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多参加有意义的游戏活动。
2. 温馨的家庭环境有益于孩子成长
影响孩子成长的主要家庭环境因素有:
(1)家庭经济生活。家庭收入多少,生活水平的高低,不是影响生活的决定性因素,关键是如何有效安排家庭生活。精打细算、量入为出,科学安排的生活使家庭平静、和谐,孩子就会感到幸福、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