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谦让这个谦让那个的宝贝,到了幼儿园却像突然变了个人,小气得让妈咪颜面全无。宝贝为什么这样?又该怎样让宝贝在幼儿园也跟在家一样学会谦让呢?
让宝贝学会谦让的6个策略
1.谦让教育不必一步到位
孩子的心理发育需要发展到一定水平才能学会发自内心的谦让,即孩子必须有换位思考的能力,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心理体验。家长对孩子的谦让教育不要一步到位,以免超越宝贝的心理发展特点而提出过高的要求。
2.谦让之前学会分享
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家长应该先教育孩子学会分享,为培养谦让品质做铺垫,让独生子女逐渐从“吃独食”,经过“分享”心理的发育,慢慢过渡到形成“谦让”的美德。家长要特意与孩子共享美食,避免他形成在家中独一无二的特殊意识和地位,丰富孩子心中有他人的心理体验。
3.锻炼孩子的谦让诚意
孩子谦让给家长大梨,家长一般是不忍心吃下的,让一圈又回到孩子的手里,觉得孩子只要懂得这个道理就行了,不必有行动的付出,结果孩子既吃到了大梨,又享受了表扬,实在太实惠了!谦让变成了一场虚拟的游戏,并没有真正的教育。所以,支持孩子“言必行,行必果”,诚实与谦让便可以兼得。
4.幼儿园是培养宝贝谦让品质的最佳场所
因为幼儿园同伴之间的交往是完全平等、自由的,谁都没有太高的谦让水平,游戏规则需要相互商量,交往方式需要相互磨合,当宝贝与同伴发生冲突的时候,成人在他们可能发生身体伤害之前先不要急于平息,给他们磨合的机会,引导他揣摩一下对方有什么需要,培养他的移情和换位思考水平,这些经验的积累都有利于促进宝贝发生谦让行为。
5.坚持与老师共同表扬孩子的谦让行为
宝贝做出良好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大人的表扬和奖励,这是孩子动机发展水平的固有特点,不要认为这个动机“不纯”而忽略对孩子的鼓励,孩子都有一个从外在行为转化为内在行为的发展变化过程。
6.排除干扰,将科学的谦让教育进行到底
在这个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很多传统教育理念受到挑战,甚至动摇了人们的基本价值取向,尤其是网上的自由论坛,很多帖子初看挺有道理,但仔细思考并不是那么回事。
经典的理念只要操作正确,它永远都是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