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3岁的小宝宝们,9月1日就要去幼儿园上学了,从家庭到幼儿园,是宝宝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可入园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就像是一场战争。孩子“冲锋陷阵”,家长则暗自担心——孩子是否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老师会不会喜欢他﹖孩子与其他小朋友能不能相处﹖会不会被欺负等。怎样才能让孩子开开心心地上学,在进幼儿园之前,作为父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宝宝在入园之初会有哪些不适应的状况?年轻的爸爸妈妈恐怕正为此思前想后吧。
家长准备攻略:
作积极暗示与老师密切配合
第一,家长不要作消极的心理暗示。
不利暗示一:“你再不乖,过两天就送你去幼儿园。”
不利暗示二:“这两天让宝宝多玩玩吧,过几天就要到幼儿园去了。”
有的家长在送孩子入园前,经常会在孩子耳边吹这样的风或无意中这样说,但这样的言语对孩子会产生很不好的影响。在孩子意识中会认为幼儿园就是惩罚自己的地方,这样就会造成孩子在入园前就产生抵触情绪。
而积极的心理暗示是相当重要的,华师大幼儿园曾经作过这样一个小范围调查,向一些刚入园就特别能适应幼儿园生活、不哭不闹的孩子家长作了一些咨询,发现这些家长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入园之前都曾经说过鼓励性质的话,比如有的家长告诉孩子:“宝宝这几天真乖,我们过两天到幼儿园去。”或者告诉孩子“幼儿园里也有许多跟你一样乖的好宝宝,我们去找他们玩好不好啊”之类的话。这样的鼓励对孩子有很积极的影响。
第二,要带孩子熟悉环境,减少焦虑。
建议家长在入园前,带着孩子到所就读的幼儿园附近散步,如果幼儿园允许,还可以到园中的活动场地进行玩耍,暗示孩子“这里有许多好玩的”、“以后要做幼儿园的好宝宝”等,这样孩子正式入园时,就会减少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不适应感。
第三,充分信任幼儿园的教育,以缓解孩子焦虑的情绪。
孩子刚到幼儿园一定会经历一段适应期,有的孩子第一天入园还很开心,可是第二、第三天就哭着闹着不想去了。其实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孩子第一天有新鲜感,等到接下来几天“反应过来”自己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那肯定是要哭闹的。这个时候家长尽量不要有过多的猜测,而是要相信幼儿园,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幼儿园的喜欢,这样孩子慢慢也会喜欢幼儿园、喜欢老师的。
【特别提醒】
★要学会“狠心” 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听到孩子哭闹很不放心,便躲在墙角、门后、窗外看,还有的中途来看望,这样孩子的哭闹时间会延长、次数会增多。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哭闹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孩子就会知道只要哭闹就可以不去上幼儿园了。
★新生入园宜早接 刚入园的幼儿特别希望家长早点来接,体验与家长团聚的欣慰,否则,孩子会产生孤独、失落甚至有被人遗忘的感觉,使孩子更怕上幼儿园。
宝宝适应攻略:
宝宝可能有两种不适应情况
■情况1 怕见陌生人和陌生环境
案例 明明和小云刚进幼儿园时,都有一些“反常”。明明很容易大吵大闹,哭得天昏地暗,小云却是太安静了,以前在家里很喜欢玩的游戏,也不感兴趣了,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若有所思的样子。
对策 大多数孩子见到陌生人和陌生环境,通常会不适应,但是表现出来的行为可能相差很大。有的孩子大哭大闹,情绪激动,有些孩子则显得异常安静。
对于情绪激动的孩子,老师和家长会格外重视,及时地去满足他们的要求。但是对于异常安静的孩子,家长和老师往往会忽略,以为孩子“很听话”就不加以重视。
其实,这样的“乖”孩子,往往也是不适应陌生环境的,只是因为知道“即使哭闹,爸爸妈妈还是会送自己上幼儿园的”,就停止了“反抗”,但是心里还是不开心的,还是害怕陌生环境,如果再受到忽略,对于心理的成长就相当不利。因此老师和家长对于异常安静的孩子要格外关注。
■情况2 睡不着觉、吃不下饭、易生病
案例 圆圆平时在家里睡觉吃饭都特别香,但是上了幼儿园就彻底改变了。一到午睡时间就哭闹,胃口也很不好,饭量不足平时的1/2,而且没几天就发热生病了。
对策 孩子睡觉时防范意识特别强,尤其是换了陌生的环境,没有家长在身边哄着,睡前特别容易哭闹,也就是平时常说的“作觉”。
同时,由于幼儿园饭菜和家里的口味有所差别,而且取消了喂养方式,所以孩子在幼儿园往往吃得很少,甚至不吃。这在开始阶段是很正常的。一般来说,孩子不想午睡,幼儿园的老师一般会轻轻抚摸孩子的额头,让孩子安静下来直到入眠。
至于孩子吃得不多,家长可以准备一些食品让孩子带去幼儿园,当宝宝从一个被精心照顾的小环境进入到集体的大环境后,他的饮食起居习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生理上会有不适应的感觉。
宝宝接触的小朋友多了,环境复杂了,接触各种病原体的机会也就多了,患病的次数就会相应增多。但是宝宝的身体对各种接触到的病原体也会产生抗体,所以他的抗病能力也会逐渐增强。
入园后 宝宝易发三大问题
健康问题一:经常感冒
真相解读:宝宝的自身免疫系统功能还未发育成熟,血液中抵抗感冒病毒的IgA水平相对较低。他们的呼吸道黏膜IgA分泌量很少,不能保护呼吸道黏膜免受病菌的侵袭,而IgA是人体抵御感冒病毒侵袭的重要防线。加之宝宝刚从相对封闭的家里突然进入幼儿园,不仅使他们接触病菌的机会增多,而且从心理上也很不适应,这样都会使身体的抵抗力下降,更容易被感冒病毒所侵袭。所以,很多宝宝在入园后会变得比原来容易感冒发烧。
防治策略:
1.注意让宝宝经常锻炼身体,如多到户外运动、游戏或做日光浴等,增强抵抗力。
2.合理安排饮食,注意保持营养素均衡,纠正宝宝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避免发生贫血等使抵抗力下降的疾病。
3.如果宝宝的免疫力较差,可适当补充合生元益生菌,益生菌可以刺激身体产生IgA抗体,提高宝宝抗病力。
健康问题二:“忍”出便秘
真相解读:实际上,幼儿园的饮食安排是很注意粗细搭配的,可是为什么一些宝宝却在刚入园时经常发生便秘呢?究其原因,是由于他们经常“忍便”而造成。刚刚入园的宝宝,在陌生的环境中经常发生紧张,生活的适应能力较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加之贪玩不及时去排便,久而久之,就使便意受到抑制。需要指出的是,便秘会使宝宝排便很困难,他们因心里害怕排便而经常忍着不便,结果使便秘变得越来越严重。
防治策略:
1.最好在宝宝入园之前,就开始培养宝宝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这样,待宝宝入园后就不会因生活环境变化而发生便秘。
2.鼓励宝宝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谷物、新鲜水果和蔬菜,纠正挑食、偏食的不良饮食习惯。
3.一旦发生便秘,除了注意饮食安排和心理疏导外,可以补充合生元益生菌。
4.避免经常使用开塞露或导泻药来帮助宝宝排便,以防长期使用使肠壁肌肉乏力,导致宝宝对泻药产生依赖。
健康问题三:经常腹泻
真相解读:每当节假日后回到幼儿园的第一天,很多宝宝都会食欲下降,并经常发生腹泻。这是因为宝宝在家吃了太多“好吃的”,宝宝的肠胃在抗议呢。
防治策略:
1.宝宝回到家里一定要合理安排饮食,避免让他们暴食暴饮。
2.节日期间可以给宝宝补充一些合生元益生菌,特别是腹泻易发季节,让宝宝的肠道保持良好状态。
3.宝宝发生腹泻时及时到医院治疗,切忌擅自服用抗生素,以免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起抗生素肠炎等疾病。
我与孩子有个约定
点点妈(孩子去年入园):为了让孩子愉快地走进幼儿园,前半年,我就抓住一切机会向儿子灌输:小朋友都应该上幼儿园。玩耍中遇到邻居家孩子从幼儿园回来,总忘不了夸奖几句:“真是好孩子,都上幼儿园了。”为了引起孩子兴趣,一次次地带孩子到幼儿园“体验生活”,当孩子玩在兴头时,我就抱上他回家,并保证下回还来玩。仅仅让孩子有了愿望当然不够,还要告诉他“实情”。我反复地向儿子说明“宝宝上了幼儿园就要自己吃饭。妈妈上班,点点自己与老师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点点一天都不回家,自己睡觉,妈妈下班后才去接宝宝。”……
9月1日这天,我决定不去送孩子,但却早早去接他,到了时间进去发现,儿子背冲门坐在后面,看见妈妈,竟似浑然不觉。“点点!”我唤他,儿子依然老老实实地坐在小凳上,“点点!”我一阵心痛,张开双臂快步过去,点点才站起来,扑到我怀里叫了声“妈妈!”我抱起他,儿子紧紧地搂住我,小脸用力地贴住我的脸。许久,方用小手捧起我的脸认真看看,送给我灿烂一笑。我没有马上带孩子离开,而是给他鼓励,坚定他上幼儿园的决心。于是,便抱上他向老师询问。老师介绍说,他是自己吃的饭,有事知道跟老师说,就是午睡时哭了一下。我忙对儿子说:“老师表扬你了吧,明天点点睡觉时也不哭,对吗?”儿子认真地点点头。
儿子入园1个多月后,每天都高高兴兴地离家,还主动向老师问好。
把孩子交给像妈妈的老师
欣欣妈:女儿2岁半时,我们把她送进了一所一级幼儿园,说实话,送孩子去幼儿园时,我的确有一些担心。但我希望孩子去幼儿园过一过集体生活,多学一些知识,我更希望她在幼儿园生活快乐。
每天早上,老师都在教室门口等着孩子们,主动先与孩子打招呼问好。对一些不肯与父母告别而哭闹的孩子,老师就一个个抱起来安慰,“宝宝乖、宝宝亲”地哄着劝着。我女儿就是其中的一个。女儿上的是小小班,班里共配备了3个老师,两个管教学,一个管生活。女儿上幼儿园之前,我还担心她的大小便问题,怕她不敢与老师说,专门在家训练了几天。后来,事实证明,我的这一担心也是不必要的。女儿天天在幼儿园大便,却从未弄脏过衣裤。
女儿每天回家我都要问她:“今天在幼儿园高兴不高兴?”她每次都痛快地回答:“高兴!”其实不用问也能看出来,她每天回家后总是哼哼唱唱的,唱老师教的童谣,玩老师教的游戏。我问女儿:“幼儿园的老师好不好?”女儿说:“好!”我问她怎么好,她想了想说:“老师像妈妈。”把孩子交给像妈妈的老师,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