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儿子兴高采烈地告诉我说:“妈妈,明天开家长会,你要早一点来。”于是,我商量和丈夫一起去。因为小孩子很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肯定,一定会表现很好的。
第二天,我和丈夫早早就到幼儿园了。幼儿园的家长会是以开放日的形式开的。我们家长听两堂课,然后玩一下亲子游戏。
首先听的是一堂综合课,主要让孩子通过各种形式认识绳线。老师让小朋友回答各种问题,用绳线进行不同的活动。小朋友们都很兴奋,都高举着手,甚至坐不住,站起来,希望老师留意到自己,希望老师叫自己回答,希望自己在家长面前“威”一回。我的儿子也不例外。可是老师没有叫他,因为老师一个绳线活动只找一两个同学做。后来,老师终于让我儿子上讲台演示一个绳线图形。哗,我儿子站起来,先向我做了一个“V”的手势,然后雄赳赳上去了,他满面笑容,脸因为兴奋红通通的。
第二节是美术课,让小朋友自由画线条画。小朋友在家长面前特别来劲,拿起笔就画,还时不时向走过身边的老师介绍一下这是什么。画完了,老师说要选几幅画得好的展示,于是小朋友又都高举了手。可是老师只展示了三幅。我呢,连儿子画什么都不知道,只看见他一直兴奋地向身边同学介绍自己的“大作”。
亲子活动是小朋友和家长一起玩一个好朋友的游戏,大概五、六分钟。
我统计了一下,课堂上让小朋友回答的比例大概是25%,展示画就更少了。其实小朋友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如果可以的话,为什么不让多一些人回答问题?为什么不让多一些小朋友参与台上的活动?如果时间安排的原因,可以同时叫多几个小朋友参与嘛!至于画,可以把小朋友的画都展示出来,让同学们一起欣赏,让家长都知道自己孩子画了什么,让孩子有向父母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而且时间不用很多,又能照顾到所有小朋友。
我是一个中学老师,参加了儿子的家长会,我终于有点明白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会缺少举手的热情了。在需要鼓励时缺少鼓励,在要展示自己时也就缺少了勇气,于是很多14、15岁的少年对回答问题不感兴趣,甚至害怕被老师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