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借用多媒体技术 呵护创新嫩芽
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象为一体,其传递信息的方式突破了传统媒体的浅性方式,以全方位的方式进行,具有形象生动、信息性强、时空宽广的特点。它不仅能拓宽幼儿视野,而且能调动幼儿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还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素质。
记得在一次语言活动续编故事中,多媒体画面提示:一只小兔蹦蹦跳跳地跳向远方。它要到那里去?孩子们纷纷议论开了。幼儿有的说:“小兔去了外星球,建太空站,发现了长生不老健康草。”
有的说:“小兔去了遥远的山村,去帮助那里的穷人了”等等。大家各抒己见,争论不休,谁都说服不了谁,最后大家要求老师裁判,谁是谁非,很难定论,也无须定论,重要的是保护幼儿的想象力。
于是,我们将幼儿新意的故事结尾做成多媒体课件,再回过头来演示给幼儿看。符合意境的,画面会出现娃娃,耳边会放出音乐。直到最后,幼儿也没有看到一个不对的推测。
只要是合理的就是对的,只要是和别人不同的就是创新。教师的精心制作,小心呵护着幼儿的创新嫩芽,幼儿的想象力、语言表达力为其初步形成的创新意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运用电脑绘画 点燃创新火花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提倡科学就要提倡玩把戏,提倡玩科学把戏。我们运用电脑,让幼儿玩科学新把戏。
中大班幼儿热衷与运用电脑绘画,表现自己的独特的思维、超凡的想象、一流的创新意识,他们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练习,能利用“神气画板”和“金山画王”“大恒动画世界”等软件创建“未来上海城”、“22世纪科技幼儿园”等,其画面构思绝妙,构图新颖,色彩大胆,令人耳目一新。
电脑班的幼儿100%喜欢电脑绘画,除电脑班以外的近94%幼儿,想通过电脑绘画表现自己的创新设想。幼儿创新的兴趣,使星星点点的创新火花似有燎原之势,让教师对创新教育充满了信心。
三、组织系列化活动 迸发幼儿创新潜能
曾经,幼儿教育普遍存在着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机械记诵轻灵活运用、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幼儿主体地位等问题,都束缚了幼儿的手脑,羁绊了幼儿的手脚,阻碍了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遵循陶行知先生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以每个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制定各年龄阶段幼儿的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并选择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内容,组织系列化的各项活动,调动幼儿各种感观,让幼儿去观察、去操作、去思考、去设计未来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各种各样新的用品,让幼儿的创新火花在创造思维、创新意识中迸发,让幼儿的创新潜能如泉涌得以释放。
1、开展探索活动 开启创新之门
我们着力解放幼儿的手脑,为他们提供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一大系列是正规性探索型科技教育教学活动,内容包括动物、植物、人体与健康、声和光、电和磁、能源环保、常见自然想象、科技产品等等。
另一大系列是非正规性探索型科技教育教学活动,包括小实验、小问号、小制作、小创作等活动。我园自编了一套《贝贝科学探索游戏》,让教师按需选择活动内容,让幼儿在探索活动过程中寻找方法、获得经验、尝试创新。
如:在探索活动:“动起来”中,幼儿通过看、摸、试和眨、踢、摆、跳、甩等动作知道眼睛、腿、手、头发、骨头、血液等人体中很多东西都会动。
老师引导幼儿从人体联想到动植物和其他,启发幼儿开阔思路,想出和别人不同的办法知道还有那些东西会动。有的幼儿说:听到也知道有东西动了。听到呜声知道车子开动了;有的说:走在马路上有震动感也知道车子在动;有的说:咽口水是喉咙在动:有的说:不看不听不想也不动也知道地球在动……
教师再进一步鼓励幼儿创造性 怎么让不动的东西动起来?同时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操作尝试。结果不动的球被踢、拍、击后动起来了,纸画象雪花一样飘动起来了、坏了的乒乓球经修剪成一朵花在滴过水的垫板上旋转动起来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在活动中被激活!他们能大胆寻找创新的金钥匙,去尝试开启创新的大门。
2、设计创意活动 启迪创新思维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创造之神偏爱敢于创新、大胆创造的娃娃。缘此,我园又着力设计了一系列创意活动,有超级变变变、小小OM比赛、废物宝宝之家、未来人等,充分展示了幼儿饱满的创新热情和初步的创新能力。
如在“超级变变变”中,要求幼儿在一个事先画好的圆上添上几笔变成另外一样圆的东西。有一位幼儿画了一个绿太阳,还振振有辞的说:“夏天的太阳晒得人太热了,小花小草被它晒得垂下了脑袋。如果太阳是绿的,它们就不会这样,我们的城市也会因绿化多而更美好。”多么善良的创意、多么大胆的创新。
又如小小OM比赛: OM活动是一种完全新型的创新力创造力的比赛,它要求动脑动手相结合、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是一项综合性的科技活动。活动特点强调团体努力,鼓励队员创新,强调趣味性,反对成人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