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孩子谁来为你筑“巢”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1月30日 14:09:29 

  有关资料显示:建国50多年来,中国曾出现过三次离婚高潮,其中20世纪50年代的离婚高潮中,全国出现了110多万对离婚者;“文革”中出现了第二次离婚高潮,离婚人数高到180多万对;第三次离婚高潮是在90年代初。从这以后离婚率一直处于攀升的势头。

  全国约有上千万的单亲孩子,并且每年以50万到60万的数量递增,单亲孩子多表现出孤僻、多疑、敏感、自卑等性格倾向,犯罪率更是高达40%。逐渐增多的单亲孩子和单亲家庭,已经日益凸显为社会上又一特殊的弱势群体,如何帮助这部分弱势人群,成为目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当又一个“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作为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负有方方面面责任的家长、学校和社会,我们应该扪心自问:对于单亲孩子,我们各自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在夫妻准备离异时,我们能否为了孩子三思而后行?在一个单亲孩子作为受害者濒于辍学时,学校能否拉他一把而不是把他推向社会?当更多的国家已为单亲孩子建立了庇护中心时,我们的政府和社会是否也应考虑把这一部分特殊儿童纳入关注视线?因为从某一角度说,对这一部分儿童利益的漠视与忽略,无异于造就一颗颗“嘀嗒作响的定时炸弹”。为了社会的安宁,请为孩子构筑一个安全的“巢”。

  1、他为何总用针扎姥姥的手

  记者在某精神病医院采访时正赶上家长探视,小波———一个13岁的男孩,正由他姥姥和妈妈领着,走进病房。听大夫说他曾因害怕受同学欺负而在家休学两年。可是这个在外面有名的“胆小鬼”在家里却“霸道”得不行,屡次拿针去扎姥姥的手……他的这种变态性格是怎样形成的呢?

  孩子的爸爸是某科学院的高级研究员,从小即把这个儿子奉若至宝,对他寄予很高期望。要星星不给月亮。可孩子一上学,各方面成绩都不很理想,这使其父大失所望。有一次儿子成绩不好,他爸和他姑姑竟拿枕头捂住他脸并把他压在沙发上……这之后孩子的胆子越来越小,在学校也害怕得不得了。他爸和他妈经常为他的教育发生争吵。终于两年前他爸提出离婚;从此孩子不但不去上学,反而成天在家里找茬儿撒气。

  精神病学专家认为,体罚对孩子的负面心理影响不可小看。家长是成年人,在体力上占绝对优势;孩子身体尚未发育成熟,所以,大人随手的一巴掌或者一拳头,对孩子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另外,家长由于平时就具有的巨大心理优势使孩子受到侮辱和伤害后,心理伤害基本上没有可能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调解等途径得到释放,而是全部转化成内在的精神压力。这种精神压力一般具有两种走向:一种是演变为由内向外的复仇冲动,包括对施暴者个人或对整个社会的仇视;另一种是对自我心理和身体的巨大摧残,造成各种各样的精神病和心理障碍。

  小波就是这样一个被摧残致病的有着双重人格的病人:在外边、在学校,面对比他更强的同学,他受父亲和姑姑强势打压的结果,惧怕形成一张强大的网,“罩”在他头上使其不敢出门;另一方面,他心底遭受的压力,又必须有地方宣泄,此时他的宣泄指向只能是比他更弱者———姥姥基于对他的爱,把他所做的一切都包容忍受下来,于是便成了他“霸道”行为的“出气筒”。如果说小波是一个家教失败的直接牺牲品,那么姥姥就成了这一恶果的间接牺牲品。

  专家还分析说:期望值过高和攀比式的超前教育,导致了小波父亲的暴力教育;而随之而来的夫妻离异,又在小波旧伤未愈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对于小波而言,如果原来从父亲处感到的是不满,那么其后父亲的提出离婚,就意味着对他的彻底绝望和遗弃。可想而知,这种心理感受对一个仅有10岁左右的孩子意味着什么?

  专家称,假使因为年纪小,小波的宣泄指向还仅停留在“向内”,即仅向家庭成员姥姥报复的话

  • 单亲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