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答应了的事情真的是可以做到。这一个星期的幼儿园他上得很适应,没有流眼泪。
以后我们在天津玩得很开心,由于返程机票购买时间较晚,多出了一天行程时间,我们两个研究地图,我突然发现来得及去北京玩一天。他立刻欢呼:“就去北京”。
他很早就醒了,兴奋得不得了。我们拖着行李去火车站,存好以备下午回来取了直接赴机场。就急急忙忙上了去北京的绿色通道。
从北京火车站出来我们直奔天安门广场,我们的目的地是非常明确的:前一天我们讨论去北京玩哪里的时候,他无比坚决地提了一个要求——去毛主席纪念堂!其他都可以听妈妈的,但是毛主席纪念堂是一定要去的。Why?我简直瞠目结舌!
“我一定要看到毛主席长得什么样子!”他三岁半的稚嫩的脸上表情坚定。
说实话,现、当代革命史不是我们家常出现的话题,真不知道,何时革命伟人在他小小心目中扎下了根。
我决定支持他的这个要求。为此我们在毛主席纪念馆门口排了那条著名的长队,站了近两个小时,终于让他如愿以偿。
我们接着去登天安门层楼,走故宫,到太和殿门口时,我们没有再继续进入。我感觉他站了、走了这么久,有点疲累了,而我是没有力气、他也不会让我抱他的(他很小时就认为我是女人,力气小,应该是爸爸抱孩子)。我们于是撤出。
我建议他穿上清朝满族王室的服饰拍照留影,却遭到他坚决反对,他说太烦了!太热了!有主意得很。
接着,我们坐上人力三轮去了全聚德烤鸭店,舒舒服服美餐一顿。他说:“真好吃啊。要是哥哥、阿公阿婆也有得吃,多好啊。”他会想着亲人了,真是可爱,于是我们开心地带了外卖。
好好和北京的初次见面草率而匆忙。但是他非常满足,因为他看见过毛主席了。
而我之前去过北京几次,虽然景还是那个景,但是时过心境迁,所以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
这一次是猛然觉到儿子长大了的一种力量感扑面而来。
回家后,调整了一周,我们一家人又南下福建。
这一次我的震惊非同小可,他居然独立地登上了武夷山最高峰。而且,在我们这一队几十个人都峰顶在望的时候,他还来了个最后冲刺,第一个登上山顶。
98年的夏天,好好的体能和心智在游历中向我挑战:“妈妈,我现在好厉害!”
(三)
确实,加入旅游团队对孩子是一次适应过程,而对妈妈则是一次挑战。
因为当时的福建旅游人气太过旺盛,事实上已经超出地方旅游的接待能力。所以我们选择跟团,觉得住、食、车旅都有保障些。
团队由一家一家组成,老人、年轻人、大大小小的孩子也多。好好增多和外界各行业的人士接触机会,自然也会萌生出很多令我措手不及的事件。
比如,一向对家人友善的好好在外面却是既脆弱又强硬的矛盾体:大人喜欢逗孩子玩,难免开开玩笑,好好很容易受伤害,动不动要流眼泪;但是,和小朋友及大朋友打斗起来却毫不手软,勇猛无比。
再比如,走一路,团队里总有人先先后后地吃零食,好好就没有办法控制和调节,只要有人吃东西,他随身带的小食品就不离口,否则会大眼睛一直盯着别人看,看到人家和我都不好意思。可是这么一直吃下去,三餐就没有办法正常了,而出去玩,补充均衡营养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