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的成长——《家长礼仪必读》有感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7年01月25日 13:36:32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是孩子首先模仿的榜样。父母的言行、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孩子,从孩子身上,我们总能找到父母的影子。孩子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家长的培养、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家长讲文明、懂礼貌,孩子也就会学着家长的样子做一个文明的人。家长待人友善,团结亲友、邻里、同事,乐于助人,孩子也能学会与人友好相处,多做好事。

  有些家长不重视文明礼貌,只顾自己,对别人冷漠,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社会上,没有人会喜欢不文明、不友善的人。社会犹如一个大家庭,文明友善的人受人尊敬,受人欢迎,人们愿意与他交往,这就为他的成功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遗憾的是,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常发现这样的家长——当孩子在幼儿园被同伴打了一巴掌之后,怒气冲冲地跑到教室找到打人的孩子,当众亲手给了那个孩子一巴掌,还振振有词地说:“儿子,记住,就得这样!以后谁打你,你就打他;谁骂你,你就骂他!”这样的家长,能给自己的孩子造成怎样的影响?

  自从认真地翻看了《家长礼仪必读》之后,更让我深有感触,一边看,我也一边在对照自己平时的言行举止,是否存在着《必读》中所提到的问题?让我收益颇多的是关注到了一些平时我很少会注意的细节问题。比如女士穿短裙时上下车应注意什么,接听电话要注意什么等。虽然都是一些很少的细节问题,但却能从中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更别说作为父母,身边有自己孩子在时,更能对孩子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毕竟“身教重于言教”。

  庆幸的是,我能在我们新翔开设的礼仪课程后更清醒地意识到了礼仪教育对于孩子终生的发展有着何其重要的作用。更令我欣喜的是,自从开设了礼仪课程之后,在老师们的教育引导下,儿子原先“小皇帝”、“小霸王”的形象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每天能高兴地自己进校门了,并能主动地和老师打招呼。个人卫生也开始讲究起来了。每天起床后会学着自己穿衣叠被,照着镜子要把自己“打理”整齐;以前追着他剪指甲,现在却特爱剪指甲,每天都要拿着属于他自己的卡通指甲钳把二十个指头一一剪过来,连我们的也不放过。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会对我说:“请你帮帮我的忙,好吗?”梢后他又会来上一句英文:“Thank you!”……类似这样的小变化不胜枚举。

  我常想,礼仪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懂得理解他人,尊重他人。但这一过程是渐进且漫长的,因此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不能单纯地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否则所谓的礼仪教育也只能是童心的一把枷锁。我想我会以一颗平常心来鼓励儿子,同孩子一起,学着礼仪,共同成长!


  • 父母心得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