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出场:阿丘。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社会记录》栏目主持人。
印象素描:
眼睛闪着几分狡黠的光,八字眉使脸略显滑稽,说话激动的时候嘴似乎有点歪,身高不足1米7,算不上仪表端庄;毕业于政治系,当过政工干部和喜剧编剧,偶尔客串过主持人,总之跟新闻就没沾过边;略带口音,“二”一直念成“饿”,在广电总局的主持人普通话考试中不达标。
怪象:偏偏是这么一个人,尽管竞争中央电视台这个职位的新闻专业主持人高手如云,仍能脱颖而出。现在,这个栏目吸引着全国无数忠实的观众深更半夜地收看,接受和喜爱他主持风格的人越来越多。
有解:阿丘的放松态度,正适合这个栏目从普通人的角度说新闻的宗旨。阿丘丰富的阅历和独具特色的喜剧语态,正能把栏目的宗旨发挥得淋漓尽致;阿丘略带口音的普通话,反而让观众有亲切感和参与感,像是在和邻居的小伙子讨论新闻事件。
在央视主持人的网页上,阿丘的座右铭是:“说自己的话,让别人走路去吧。”而那些“心气不高饭量不大”、“不好学习,不求甚解,总是靠运气”之类的自述,让人觉得他是一个特别的人。他不否认自己的缺点,但是似乎也并不想改变,而是保持着自己最真实的状态。这种心态,也带到了他对女儿的养育中,他对女儿种种“逸事”的评论,常常流露出这样的心态。
阿丘之酷评女儿
阿丘在节目里的点评很有意思,但那其实代表了媒体的视角;而他对女儿一些事情的点评,才是他最自我的流露。
女儿逸事:念字经常“有边读边”。比如,把“淮阳春饭店”,念成“水厂春饭告”;把“冀A”、“冀B”念成“粪A”、“粪B”;和老爸看足球,把“梅西纳队”念成“海西肉队”。
阿丘观点:有意思。不认真的女孩其实很可爱。
女儿逸事:到北京2年多了,家乡口音还是很重。但有时也会冒出几句京片子,是和小朋友学来的。
阿丘观点:别乱说,快改回去!说自己的话。别学也没学好,把自己本来的话也忘了。
女儿逸事:吃完饭放筷子总会和别人反着,很别扭。写字也经常倒插笔。
阿丘观点:我会要求她改,但得看结果,如果她抵触,就算了。也不是什么致命的事,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不用刻意改变她。
女儿逸事:喜欢看杂七杂八的书和电视剧,比如《双响炮》。所以经常会出现“你老婆回来了”,“你老公来电话”之类的惊人之语。
阿丘观点:有时候也不想让她看,但是想想,看就看吧,早熟点也不是什么坏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