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认错?
[案例一]
T:小明你为什么打小美?
小明:因为小美咬我。
T:小美你为什么咬小明?
小美:因为小明抢我的玩具。
处理方法:
1. 孩子之间为了玩相同的玩具互咬及互打是常有的事情,因此在处理上,需先看孩子双方是否有人受伤,如果有须先做伤口处理。
2. 让孩子知道玩具不是任何一方的而是老师的,因此,不能独占也不能想要玩就玩,如果别人已先拿,那另外一方则需学习等待,否则老师会全部收回取消任何人玩。
3.不管任何理由只要打人或咬人就是不对的行为,老师都会惩罚。
4.让孩子自己决定要如何惩罚,如果孩子想不出来,可以提醒三种让孩子自己选择。例如:a.取消玩玩具资格;b.两人分开玩不同的玩具;c.站在镜子前面反省10分钟。
5.当孩子已确定处罚方式时,需让双方大声互说“对不起”,最后彼此握握手还是好朋友。
[案例二]
T:小华你为什么把一本好好的书,撕成一张一张的?
小华:因为我不喜欢书中的老巫婆。
T:不喜欢你可以不看,但不可以撕书啊!
小华:有什么了不起,明天我叫妈妈买一本还你。
处理方法:
1.当孩子有撕书的行为出现时,老师须先了解孩子是不小心撕破,还是故意撕破。
2.教导孩子知道物权的观念,别人的东西是不可以随便破坏的。
3.让孩子自己把撕坏的书用胶带黏贴起来,老师可从旁指导。
4.取消孩子一日不能看书的资格。
5.和孩子的父母沟通,希望在家里和在学校的处理方式尽量一致。
勇于认错却坚决不改,怎么办
有些孩子经常犯错,批评他之后,他马上会对我说“对不起,我下次一定改”,一副态度诚恳、认识深刻的样子。可是一扭脸,该犯的错又照样犯,对于这样的孩子怎么办?
让孩子认识到错在哪里
孩子也许根本没有认错。他的勇于认错只是应付您的一个办法。作为父母需要的不是孩子改正错误的一句承诺,而是要看到孩子是否有真正改正错误的行动。当孩子承认自己错了、一定要改正的时候,您一定要接着问他认为错在哪里,和他一起仔细分析犯错误的原因,认识犯错误的危害,只有这样,孩子对错误才能有更深刻的认识。
别让孩子在犯错中得甜头
孩子之所以会“出尔反尔”,是因为我们在对他进行教育时没能对症下药。行为矫正学认为,当一种行为发生后获得有利的结果时,则这种行为更有可能在将来相似的环境中被重复。当孩子重复犯错误时,父母应该找到这种“有利结果”,到底是什么使孩子尝到了“甜头”。比如有些家庭中的孩子犯错误只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当父母批评他们时,正好是中了他们的意,他们觉得只有犯错误时,才感觉到父母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