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承担错误的后果
让孩子试着承担犯错误带来的后果(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比如起床磨蹭会迟到,那就让他尝尝迟到的滋味,效果要强于你的批评与说教。
改正错误是一个过程
改正错误有一个过程,父母不能只让孩子完成这个过程中的部分环节,而是要督促到底。这个过程就是“认识-改正-巩固”。当孩子认识到错误在哪里后,说“对不起,我下次一定改正”时,别让他到此为止,应该认真地告诉他不要下次再改,从这次就要开始改。只要可能,就让他现在就按正确的方法去做一遍。然后再提醒孩子,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注意,别重犯同一个错误,做个聪明的孩子。
给出改正错误的方法
年龄小一些的孩子有可能并不知道怎样去改正错误,所以在批评孩子时,一定还要对孩子提出具体的要求。告诉他犯错之后应当怎么办?并尽量促使他按照您的要求去行动。这样会减少孩子犯错或是重复犯错的可能。
孩子犯错,批评有窍门
孩子犯了错误,父母批评孩子时,为什么有些孩子就是不肯认错?其实问题出在大人身上。在批评孩子时如果能注意下面这些问题,孩子通常就容易接受你的批评了。
只谈眼前不翻旧账
做错的事已经批评过了就应该“结案”了,不要老是记着孩子以前不好的地方,让孩子觉得在父母面前永无法翻身。孩子正处在学习做人的过程中,父母要原谅孩子的过错,动辄翻老账,这样很伤孩子幼稚的心,孩子是不会接受的。
不能只注意孩子的错处
当我们动怒时常常会急于让孩子认错,会直接针对孩子所做的错事切入。然而,孩子其实不是从小到大都只做错事,必定还有许多可取之处。如果我们只针对眼前的错事指责他,而忽略了他的优点,就很容易让孩子觉得大人眼中只看到他不好的行为,似乎大人并不了解他整个人,孩子努力把事情做好以后,往往需要我们的赞扬。同样道理,在我们批评孩子时,也应先对孩子做得好的方面给予肯定,然后再指出做得不对的地方,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不是光把眼睛盯住他的错处。
增加身体接触
在批评孩子时可以搂着他的肩膀说话,或拉着他的手讲道理给他听。我们都知道忠言逆耳,有些听不得一句重话的孩子会非常排斥所有指责他的话。所以当我们实在需要责备他时,应该用眼睛正视孩子,在说着指责他的话时,身体部分要有接触,这样就能达到恩威并用的效果。
批评过后要表达对孩子的感情依旧
批评过后,父母不要一直板着脸说话或不理睬孩子,如果本来打算和孩子出去玩,也不能以孩子今天做错事为理由不带他出去。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了事就应受到批评,但父母不会因为他做了错事就不爱他。
tips:跟孩子说理有技巧
循循善诱,充分的说理,是父母教育孩子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