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厘米高的无奈和精彩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1月27日 21:17:01 

  带儿子上街散步,我发觉他总是喜欢由我抱着听我说话。他不懒。他也挺乐意自个儿走路。他只是希望有一个与我平等对话的环境。这一点像我。平日里站在大路边对树仰视,一旦骑车经过立交桥,总是不自觉想多与树们对视,那种感觉很朋友。己所不欲,怎能施于儿子。我搞折衷,我蹲下来还不行吗。当我的身体下降到80厘米高度的时候,也就是一瞬间,我们眼里那个五彩缤纷、琳琅满目的世界倏地不见了。我的眼前只是裙摆翻飞下的膝盖、小腿的腓肠肌、透明鞋里的脚后跟、车轮子和一个被谁抓握住的黑色塑料袋。一切糟糕透顶。

   更糟糕的是,我还一直以为我是了解儿子的一切的,对他有着“了解之同情”。他哭闹他发脾气,我都能够温和地解决。因为我知道他哭闹是因为他正在看的图书掉到了够不着的地方,他发脾气是因为他想向我们诉说可是说不上来。然而,他的处境我知道多少?无端一阵伤心。   我习惯了下蹲的动作。大街上,如果你看见一个女子没走三五步就蹲下来对着儿子叽叽咕咕,那多半会是我。

   可是,很快地,我又发觉,儿子的世界比我想像的乐观。比如,他很直接地就能看到我们大人不慎遗落在80厘米高的一些东西,长柄雨伞、玉色的不求人什么的。还有,他为了与大人交流经常仰起脸蛋,他的视线又常常会越过大人的肩头看到更加开阔的蓝天,这种代偿往往有着突如其来的精彩。有一次,我在儿子的高度陪他仰视,一簇黄色的牵牛花从谁家的阳台窜入了我们的视野,花如繁星,惊人的璀璨明媚。站立的时候从未发现过。

   突然回忆起一位学识丰赡的学者的话,一次与他谈到向人请教这话题时,他说我们潮汕人都没有这习惯,面子上拉不下来。其实请教也是一种交流,你从我这里得到了想法,我也从你那里得到了想法,大家都是获得者,没有谁高谁低,谁亏谁赢。是的。确实是这样。一个80厘米高的人和一个170厘米高的人互通信息,又有什么高低、亏赢呢?早期教育专家斯特娜夫人在她的专著中写过,为使女儿对天文学感兴趣,她带女儿去过多家天文台,用望远镜观看天体,并同许多天文学者交上朋友。其中一位叫做拉肯的博士说,由于和她女儿交谈受到了鼓励,才写出《在头脑混乱之中》一书。当时她女儿5岁吧。

   2002.07   文/小隐娘     

 

 

 

  • 父母心得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