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父母热衷学习“婴儿手语”(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2月06日 10:29:36 

,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对其效果还存在争议。

  纽约大学语言科学系主任迪娜·伯恩斯坦教授就是最知名的一位反对者,曾在媒体上公开表达过批评意见。她认为,婴儿学习语言的能力是人类经过百万年进化而形成,属于“先天设定”,非残疾婴幼儿在正常情况下长到一定年龄都能达到相应水平,好比自动程序一般,因此“婴儿学手语可助提高语言能力”一说根据不足。

  对于莱特的“闪亮手语”课程,尽管大多数参加者都认为颇有成效,但伯恩斯坦教授认为,与其说是婴儿手语学习发挥了作用,还不如说是莱特应用的早期综合教育方法显示出效果。她认为,莱特在课程中安排父母与孩子一起做游戏、唱歌、讲故事,促进了父母与婴儿的快乐交流,才是真正促进婴儿智力、语言和心理发展的有益元素。

  还有一些批评者认为,莱特的婴儿教育经验或许很有效,但她把这些经验与“婴儿手语热”捆绑在一起,难免有商业炒作嫌疑。比如,她把“闪亮手语”的每项课程都注册了商标,还持续游说朱莉亚·罗伯茨这样的“知名父母”参加课程,不断在媒体上露面,商业气息未免过浓。

  相关链接

  “婴儿手语”理论由来已久

  事实上,在美国,“婴儿手语”理念并非新鲜事物。

  美国阿拉斯加太平洋大学心理学家约瑟夫·加西亚首先发现手语对婴幼儿的影响,并于1996年撰写育儿类畅销书《对你的孩子用手语》。

  此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琳达·阿克莱多罗博士和加州州立大学苏珊·戈德温博士也进行了一些研究。她们在另一本育儿类畅销书《婴儿手语》中指出,经过系统训练,能用手语表达简单想法的婴儿显得更为快乐,能够更好学习语言,甚至智商也能有所提高。

  阿克莱多罗和戈德温的研究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她们还发现,学会使用手语的两岁幼儿,在语言能力上比不学手语的婴儿“领先”3个月;学会使用手语的3岁幼儿,在语言能力上已相当于4岁孩子。

  此外,还有一些专家论证说,婴儿一生下来就处于语言的“包围”之中,如果能够学会手语,会促进大脑中管理语言的部分与管理行动的部分相互沟通,帮助相关神经元的生长。

  一些研究发现,婴儿学习使用手语对其心理健康成长也起到积极作用。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不容易产生挫折感,自信心更强,也能较早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性格更趋于乐观开朗。

  正是在这些理论指导下,美国兴起了不少婴儿手语教育班,莱特创立的“闪亮手语”是其中比较出名的一家。

  • 海外育儿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