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优秀老师给父母的合理化建议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2月06日 10:25:52 

  父母和教师互相埋怨是司空见惯的——父母们责备教师教学水平不高,而教师们则怪罪父母家教不严。其实,要使孩子学习好,得通过学生本人、父母和教师“三位一体”的共同努力,而且特别要求父母和学校的默契配合。下面是美国的一些优秀教师向望子成龙的父母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良好的开端

  及时走访教师。你的孩子成小学生了,学期一开始你就得抽空去拜访教师,最好花上半天时间观察一下孩子所在的班级。对本学期开设的课程、教师有何要求、要读哪些书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保证孩子不缺课。有的父母喜欢自作主张地安排孩子的日程表——有时带孩子去旅游啦,有时全家外出走亲戚啦,对此教师们无不感到头痛。因为其结果不仅使孩子荒废学业,而且让孩子从父母那得到一个“信息”——上学原来并不那么重要!

  坚持正面教育孩子。孩子们在“自我感觉”良好时往往学习顺利,因而每天让孩子都或多或少地经历一次“成功”显得十分有必要。注意孩子做得好的地方,特别留意他的进步(即使是小小的进步)。不要吝惜表扬。如果孩子犯了错,也千万不要用侮辱和讽刺的办法。

  处处显出关心。你问孩子:“今天你在校干了些什么事?”孩子也许会回答:“没干什么。”你不妨再深入问些具体问题,以便孩子作答。这些“问答”不仅可以帮助你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学校生活,而且还可以让孩子知道,你时时处处都关心着他,从而促使他严格要求自己。

  与教师配合默契

  不要乱评教师。如果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不算老几”,那么学生的学习无疑大受影响。因此,千万别在学生面前妄评某某老师“太严”啦,某某老师“太噜嗦”啦,或者某某老师“没有水平”啦等等。要是你对某教师确有意见,最好径直找他提出。如果有必要,还可请校方出面帮助解决矛盾。

  不要过分看重分数。分数只是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方面。分数的好坏常常与试题的难易、学生的临场发挥的好坏等偶然因素密切有关。作为父母,向教师了解的不仅是分数——诸如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学习态度、作业情况、突出的优缺点和品德表现等都应列入必须了解之列。那种“只问分数、不及其余”的做法实际上是十分片面的。

  常与教师“互通情报”。这可帮助教师更全面、更深刻地熟悉和理解学生。如,你可向教师“提供”孩子单独学习还是集体学习效果较好,他喜欢什么课程,家中最近是否有人生病或发生了诸如父母离异、父母失业、搬迁等可能影响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种种“变化”。

  及时反映、切莫等待。如果发现孩子在学习上有问题,可别等到下次开父母会时才向教师反映。天赋强的孩子可能会对学校的学习生活感到兴味索然进而掉以轻心,天资差的孩子却可能对学习灰心丧气而一蹶不振。不管出现了哪方面的问题,都应让教师尽早得悉各种“信息”,以便教师采取相应措施。

  熟悉孩子的长处和短处。父母应充分利用来自学校的成绩单、智力测验结果和父母会议上校方反映的“第一手资料”,客观地分析出自己孩子的长处和短处。如,在某些能力上孩子是否较差?视力、

  • 海外育儿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