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和集中精力的能力怎样?只有全面、客观地熟悉孩子的长处和短处,父母才能与教师“合力一处”,帮助孩子在学习上不断取得进步。
加强孩子的责任感
要求孩子做家务。从小就让孩子学会洗碗、铺床、扫地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教师们反映说,他们从家庭作业的优劣上就能区分孩子是否干家务。一般来说,勤做家务的孩子作业也做得较为认真。
为孩子树立目标。在树目标时,与其树立一个高不可攀的“大目标”,还不如树立数个较为现实的“小目标”——目标虽小但孩子通过一定努力可以达到。
反对惰性。这意味着你赞成孩子自制航模、船模而反对购置许多玩具、鼓励孩子多读书、多做积极的户外活动而避免长时间地看电视,要求孩子多骑车、多步行。
加强指导和辅导
抓住时机。在商店里购物时,你可顺便问孩子:“售货员阿姨应该退我多少钱?”计划一次家庭旅行时,你可启发孩子画出路线图,并要求他计算出路程的全长和耗费的时间。
注意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仿效的“活样板”,一举一动都在孩子眼中。如果父母本身都懒懒散散不爱学习,那么要求孩子努力学习则是十分因难的,原因很简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要求孩子学会集中精力。善于集中精力这一良好习惯,对孩子来说是异常重要的。开始时你可提醒孩子注意运动员在网球赛上是如何集中注意力的,渐渐你可启发孩子在教室里不分心,并在一旦分心时自己告诫自己:“听老师讲课!”
教会孩子读书时提出问题。让孩子通过读书不仅获取知识,而且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如,读完某本书后,你可鼓励孩子自己提出如下问题:主人公为何能获得成功?那位英雄为何能为国捐躯?或者:如果现在世界上还没有电话机,那情况又会怎样?此后,启发孩子通过分析、思考、想象,自己作答。
重视孩子做作业
订出规矩。作业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习,因而使孩子从小就重视作业是十分重要的。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可订出纪律:“要是不完成作业就不能出去玩。”一开始你的孩子可能并不拥护你的规定,他们可能会喋喋不休地向你诉说他的小伙伴们的父母“不像你那样严格”……对此你只需回答:“你们的父母不是我。”
安排安静环境。让孩子在没有干扰、光线明亮的环境中做作业是至关重要的。这时应尽量避免电视、客人对孩子的干扰。如果作业较多,父母则应安排其间的休息时间,并教会孩子自己培养劳逸结合的习惯。
不要包办代替。记住作业是孩子的而不是你的,如果孩子做作业时有困难,别马上给他现成答案。首先要孩子把困难和盘托出,然后帮助他分析难点,启发他自己解决。在检查作业时如发现有错,也应启发他自己修正。
帮助孩子“化整为零”。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年龄的增大,孩子的学习任务也会越来越重,你可帮助孩子将“大任务”化整为零。如写实验报告,你可帮助孩子订个计划,何时研究有关理论、何时上实验室、何时动手写等,一一安排周全,让孩子学会忙而不乱和合理安排时间。
合理调整
注意高年级。教师们警告说,许多孩子在小学高年级时学习会明显地突然退步。原因是:孩子们先后开始进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