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没有EMBA,蒙式教育受欢迎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2月06日 10:25:59 

  5岁的孩子念起了“EMBA”,3岁的娃娃学习打高尔夫,18个月的幼儿开始接受瑜伽训练……近来,各种“幼儿精英教育”在中国国内上海、北京等不少大城市中悄然兴起。为了培养“小绅士”、“小淑女”、“小CEO”,父母们不惜花费重金。尤其是“EMBA”项目,要价高达两万元人民币,但报名的父母还十分踊跃。幼儿“EMBA”项目其实早在两年前就已经落户中国,其主办者公开宣称,该项目的核心教育理念来自美国。那么,美国到底有没有幼儿EMBA或者与其类似的幼儿教育项目?

  专家: “走歪了,走上了一条歪路”

  杨一鸣女士是世界银行儿童早期发展项目协调员,曾经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学位,有过多年在美国当儿科医生的经历,可以说是儿童早期教育领域的权威。她在接受人民网记者的采访时说,美国没有幼儿EMBA项目,她也从来没有听说过,直到她无意中看到《时代》周刊亚洲版今年3月27日的封面文章《不堪重负的亚洲儿童》,才第一次知道中国还有幼儿EMBA。

  杨一鸣说,这样的儿童早期教育“可以说走歪了,走上了一条斜路”,有害儿童的身心发育和健康。教育0到6岁的儿童,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情感认知,“这一点比智力培育要重要得多”,直接影响到儿童成人后的工作和行为,决定他们的人生和事业的成败。正是基于这一点,美国的儿童早期教育都特别重视儿童的情商培养,强调“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从而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成长为具有创造能力的思考者和解决问题的能手。而相比之下,中国的幼儿EMBA属于典型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这样不但会给儿童造成过大的压力,影响他们的正常发育,也对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没有帮助。

  实际上,在儿童早期教育问题上,杨一鸣更看重家庭的作用。她的观点是:0—3岁是大脑发育速度最快的时候,因而也是进行早期教育的最好时期。在这个阶段,应着重培养孩子的听说能力,但这不能期望靠学校,而是需要家庭成员尤其是母亲扮演重要角色。当然这并不需要什么复杂高深的MBA。杨一鸣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说:“妈妈需要做的事情其实很简单,只要陪孩子多讲话,读书给他们听就够了。”

  外交官:“不宜提倡,更不宜炒作”

  中国驻美大使馆一位长期从事教育和外交工作的资深外交官告诉记者,据他所知,美国有针对儿童的天才教育,但像国内报章介绍的幼儿EMBA在美国即使有也绝对不是主流。在听了记者对国内儿童EMBA项目的介绍之后,这位外交官语气肯定地说,幼儿EMBA项目可以在小范围内进行学术探讨和试验,但“不宜提倡,更不宜炒作”。他说,儿童早期教育是一门尚待开发的科学,本身就存有很多争议。在教育模式上,到底是启发式好,还是填鸭式好,还是介于启发式和填鸭式之间的中间模式好,这些问题在国际教育界都还没有定论。“我个人认为,可以给儿童一点启发式的早期教育,但绝对不能搞填鸭式的早期教育”。

  学术界:都对幼儿学习MBA感到惊讶

  为了听听美国学术界对幼儿EMBA的反应,记者拨通了美国一些著名大学的商学院和教育学院的电话。乔治·华盛顿大学商学院一位教授

  • 海外育儿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