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记者说,美国的早期教育做得不错,但他还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幼儿EMBA项目,给一个儿童早期教育项目冠以MBA的名头,“太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乔治·华盛顿大学教育学院新闻发言人莱斯利·布鲁诺告诉记者,她本人从来没有听说过美国有针对幼儿的EMBA,教育学院的教授们也都表示“不知道”。记者随后又拨通了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和商学院的电话,得到的也都是类似的答复。
华盛顿一位比较教育学专家告诉记者,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目前专门为从事儿童早期教育的管理人员开设了MBA课程,但这些课程旨在培养管理能力,并不是为了培养从事儿童早期教育的老师,所以跟EMBA也是风马牛不相及。
蒙特梭利教育法在美国很吃香
记者随后又向一些在美国生活多年的华人朋友打听情况,问他们是否知道幼儿EMBA项目,得到的答复都是惊人的一致:“从来没有听说过!”,更谈不上把他们的孩子送到类似的早期教育班里上课了。
美国人不热衷幼儿EMBA项目,并不等于他们对自己的“天才宝贝”漠不关心。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美国学龄前儿童接受早期教育主要分三种情况:第一,如果母亲不上班,在家当全职太太,照顾和教育幼儿的重任就基本上由母亲承担;第二,如果父亲和母亲都上班,但家庭经济不是很宽裕,父母一般会把孩子送到教会主办的日托中心;第三,如果父亲和母亲都上班,家庭比较富裕,父母一般会把孩子送到私立幼儿园,其中以蒙特梭利学校最为普遍,每月需要支付大约700到800美元。
蒙特梭利学校得名于意大利著名的医学博士、教育思想家蒙特梭利女士。蒙特梭利于1870年出生于意大利。1896年,她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罗马大学,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医学女博士。通过对6岁前儿童生活发展方式的观察和教育,蒙特梭利探索出一种革命性的教育方法。在她的教育下,孩子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使她名声远播,成为那个时代的传奇人物。蒙特梭利接受了很多荣誉,包括三次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蒙特梭利于1952年去世,将教育遗产委托给她的儿子和她的教育学合作者。从那以后,作为一种优秀的教育模式,蒙特梭利教学法在全球各个角落迅速繁衍,仅在美国就有数百个蒙特梭利幼儿园和学校。
跟中国形形色色的“幼儿精英教育”模式相比,蒙特梭利模式的最大不同就是鼓励孩子自己学,孩子可以自动地去利用环境,自主选择。成人(包括老师)只是扮演协助者的角色,没有权利去指挥、命令。孩子自己选择想要做的事情,成人(包括老师)尊重孩子的意愿。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孩子的主动性,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中国儿童缺少微笑
就在中国的幼儿EMBA项目被炒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近日召开的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传出一条让中国父母担忧的消息。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琳达·卡姆拉斯在会上公布了《中美儿童发展》研究报告。报告在对40多例中美儿童的笑容进行记录、比较和分析之后指出,3周岁美国孩子的微笑要比同龄的中国孩子多55.6%。中国父母在易发怒程度上要比美国父母高出26%,在严厉程度上则要超出52.2%。与美国儿童相比,中国儿童发生内向孤僻、焦虑和社交问题的比例分别高出92%、1.3%和138%。
卡姆拉斯说,中国父母往往对独生子女抱有太大的期望,令子女内向孤僻,更容易产生焦虑。卡姆拉斯建议说,中国的父母应多给自己的孩子一些笑容,应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去选择自己的生活,而不要强迫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生活。有业内人士指出,卡姆拉斯的报告和建议可以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