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与人交流时,他们也能保持良好的风度。
除了重视诚实,凯莲也重视其他美德的培养。有一次,玛利亚小朋友举行生日派对,请了一些小伙伴参加。一位新来的小朋友不太高兴,和其他孩子闹别扭了,他说:“我们不会成为朋友。”玛利亚听了,就唱起一首歌:“爱,爱,爱,爱每一个人。”那位小朋友听了,停止了自己的不文雅话语。
良好的沟通技巧
凯莲很重视对孩子时间上的投入:“我和我丈夫都很爱孩子。作为父母,我们必须要把一部分时间分配给自己的孩子,而不是让孩子总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或阿姨在一起。这样孩子能感到,他们受到了尊重,得到了爱,拥有了自我价值。即使一天中只有1个小时,没有手机铃声的打扰,没有工作的影响,只是父母和孩子在一起,这样也能带给孩子深深的安全感。我们不是给他们礼物,也不是领他们去电影院,只是上花园走走,看看新长出的小叶,树丛中的蚂蚁,共同享受美好的时光。”
之所以要多分配一些时间给孩子,是因为孩子在6岁以前,正确的道德行为观念和方式还未完全形成,只有父母给孩子以无数次的指导和界定,孩子才会逐渐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到朋友家做客时,懂得什么是合适的行为举止,知道如何互相帮助,互相照顾。能够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感受,解决和朋友间出现的争端。
在家育苑,当孩子遇到这种身体受侵犯的情况,比如有人用手推了你,孩子们明白不能简单地推回去,因为那样做,谁也不会赢。老师教孩子应对的方式是使用语言。这时的语言,是要断然有力的,例如:“请你不要再这样做,我一点儿也不喜欢你的这种方式。”说完,就立即离开发生争执的现场。这样,孩子们之间不会再出现争吵,因为推人者已经知道他的行为不受欢迎,而刚才被推的孩子也已经离开了。如果这样仍不能解决问题,两个孩子就可以到“团结毯”那儿坐下来,讨论刚才发生的事。如果需要老师的帮助,老师会建议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如“我很生气”,“我很难过”,让孩子们学会使用表达感受的词。通过这样的方式,成人给予了孩子沟通的工具——语言,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沟通的技巧,以此来解决争端,使自己成为一个良好的沟通者。
做世界公民
教室中来自不同国家的十几个孩子自如地学习活动着,他们选择一项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埋头其中。这里和其他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老师不是同时给全班孩子上课,而是个别辅导。孩子们有丰富的活动内容和空间。他们有的读书,有的给卡片分类,有的在小厨房烹饪,还有的在花园中种植蔬菜。
为了让孩子们更多的了解一些中国文化,凯莲专门设立了中国书法课。孩子们在这里学习中国书法和水彩画。同时,也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多文化的环境,如日本区、美国区,孩子们在一个非常国际化的氛围中成长,没有文化的偏见。孩子们在这里感觉到自己不仅仅是一个中国人、美国人、加拿大人,而是世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