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性格特征可能延续终生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1月27日 22:41:02 

        另一种形式的呀呀学语

  加拿大和美国科学家选择了两组幼儿进行观察研究。其中一组幼儿的父母严重失聪,只能用手语交流,另一组幼儿的父母听力正常。对两组自身没有任何听力障碍的幼儿进行跟踪观察的结果表明:父母失聪的一组幼儿与另一组幼儿相比,除普通的手势之外还会做出一组特征截然不同的手势,频率较为缓慢但富有节奏感。

  研究人员认为,这些手势是宝宝表达自身需求的方式之一,是另一种形式的呀呀学语。这一发现同时表明,幼儿对于语音和手势等不同的交流方式都非常敏感,这正是他们获得语言能力的关键所在,与交流的方式没有必然联系。在正常的环境里,幼儿会呀呀学语,逐渐学会说话。如果他们面对一个以手势传情达意的无声世界,他们就会以稚嫩的手势步入学习说话的进程。

  国外宝宝的如厕训练

  如厕训练向来是令妈咪头痛的事情之一。那么国外的如厕训练情况如何呢?

  美国儿科专家坚决反对强制训练宝宝大小便,对尿床的宝宝进行体罚和羞辱。他们认为5岁的宝宝尿床是正常现象,批评则会增加宝宝的压力。他们还认为训练宝宝大小便要保护宝宝好奇爱学习的天性,用多种办法正面鼓励。比如宝宝尿湿以后可以过一会儿再给他换衣服、尿布,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体验尿湿以后的感受。美国妈妈一般在宝宝2岁或更大些时借助商家推出的全套训练用具,如漂亮的音乐便盆、传感尿片、卡通画册和对父母进行指导的小册子等开始快乐的如厕训练,90%的宝宝在4-4.5岁学会如厕。 

  日本妈妈一般在宝宝2岁以后训练如厕,他们认为强制宝宝学习如厕会让宝宝心理紧张,将来甚至可能导致各种心理疾病,因此,日本妈妈没有为宝宝把尿的习惯。如果宝宝尿在地板上,妈妈也不会责骂,而是细致地擦给宝宝看,让宝宝自己体会他这样做会给妈妈增添许多麻烦。

  澳大利亚妈妈认为给宝宝把尿的姿势违反自然规律,看上去很痛苦,自由大小便是婴儿成长阶段——也只有这一阶段才能拥有人生乐事,实在不该剥夺。等宝宝长到两三岁,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识和自控能力,能通过语言和大人交流了,就可以慢慢地摘去尿布。即便宝宝到了五六岁仍然尿床,大人也不会将它看成多么严重的事,当然宝宝也不会因此受到羞辱和责骂。

  期望效应让宝宝更聪明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设计完成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然后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告诉B组的饲养员他那一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两组老鼠进行测试,结果惊奇地发现A组的老鼠最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它们看起来确实比B组的老鼠聪明很多。

  罗森塔尔教授受老鼠实验启发,又到一所学校进行实验。他在某个班级走了一圈,然后在学生名单上随便圈了几个名字,告诉老师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有发展前途。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学校。奇迹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竟然真的成为班上的佼佼者。罗森塔尔教授据此推断利用这种期望效应可以给宝宝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宝宝变得更加聪明或者让宝宝朝着父母期望的方向发展。

  宝宝性格特征可能延续终生

  早在1980年,卡斯比教授就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对1000名3岁幼儿进行了测试。受测试幼儿都被问到22个行为特点方面的问题。根据面试结果,这些幼儿被划分为充满自信、良好适应、沉默寡言、自我约束和坐立不安5大类型。其中充满自信型幼儿占28%,良好适应型幼儿占40%,沉默寡言型幼儿占8%,坐立不安型幼

  • 海外育儿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