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非常平和,没有丝毫的内疚。后来在卡特小学我也见到类似的情景,孩子们只穿一件薄薄的衣服在室外奔跑,兴趣盎然。我突然觉得冷的不是他们,而是我,也许我们太习惯于用自己的体验代替他人了。
圣诞节的小马
在一个特殊的小班里,10个可爱的孩子围着一位老师上泥塑课。因为圣诞节马上要来到了,老师正神采飞扬地给孩子讲耶稣在马槽里诞生的故事。桌面上摆满了各种不同造型的小马玩具,这堂课的主题就是用泥巴做一只小马。一个可爱的金发小男孩吸引了我们,他专注地摆弄着泥巴,其他孩子的嬉戏一点也干扰不了他,完全沉醉于自我世界之中。我坐在他旁边,静静地观察他的制作过程:揉、搓、拍、捏……手法熟练且很有激情。这过程显然使这个男孩快乐。半个小时过去了,小马终于做好了,小男孩笑了,得意地举起它,让我给他的小马拍照。“还有。”小男孩自言自语,又迅速地捏了一只像直升飞机般的翅膀安在小马身上。“小马又会飞了!”我不由伸出大拇指,给小男孩一个无言的赞美。
课后,这个班级的老师告诉我,这些孩子都是不同类型的学习障碍儿童,经过心理医生的测试作出判断后而组成这样一个需要特殊辅导的班。这些孩子并无智力问题,他们甚至是智力超常的儿童,他们专注某样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并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与天分,但面对不感兴趣的事物,大脑便会出现一片空白,无法正常听老师讲课,德国教师称这种现象为“黑箱现象”。
这种教学班除了有正常教学的老师以外,还配有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这些孩子经过一到两个学期有效的训练后,百分之百都可以进入正常班级学习,而做圣诞小马的那个金发小男孩便是一个很有绘画天分的孩子。积极鼓励孩子天分的张扬,而又采取措施极早纠正我们称之为“偏科”的学习行为,我认为这是德国教育中人性化感人的一面。
培养精英学生的教室
我们参观的学校中维雅霍夫是唯一的一间文理中学,这是个有170年传统的私立学校,培养出很多优秀学生。维雅霍夫中学坐落在多纳斯贝格山下,校舍是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古典华美。
当我们到达高中部的时候非常吃惊,因为我们没有见到秩序井然的课堂,到处可见的是在走廊中穿行的人群,男女学生都高大成熟,两相比较,我们反倒更像是中学生。
参观的教室中,最让我们感兴趣的是科学实验室。教室不大,大约50平方米左右,依然是朴实得像家庭一样,温暖方便,桌面摆着很多仪器,很精致的。最吸引我的是一个关于地壳变化的模型,是用玻璃缸和砂土做出来的,可以将地壳演化的过程呈现出来,模型很精美;还有摩擦起电,凸透镜原理等,一切都很普通,像我们的学校中的物理实验室一样,买来仪器展示出来而已——如果细看教室还没有我们的教室规范呢!因为我觉得这里更像是科学家的个人实验室,实用但凌乱。
然而,由我的一个问题所引发的谈话让我完全改变了看法,并因自己的自大而惭愧。我的问题是———“一个这么小的教室如何能够容纳一个班的学生上课?”回答是———“从来没有那么多学生同时来这里上课,这个教室是为真正热爱科学并打算做真正科学研究的同学准备的,本校有很多毕业生从来都没有来过这个实验室。”
回答我的是科学室的辅导老师,一位科学博士。她继续介绍说,教室中的所有科学仪器都是由学生亲手制作的,学校为他们提供一切必须的材料。而在这个学校中有十几个这样的教室,其主旨是为精英学生发展个人特长和兴趣提供辅导,这样的教室包括物理、生化、数学、音乐、美术、语言和体育等多个学科,孩子的所有兴趣和特长都是被鼓励的。每周的课程中都有3个小时的自选学习时间,他们可以用这段时间培养和发展他们的特长。看到这里,我们也就很容易理解严谨的校长为什么钢琴弹得那么好,而音乐老师何以精通十几种乐器了,特长教育与常规教育原来是那么有机地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