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由上海市教科院组织的《早期儿童的关心与发展》课题组相关人员一行63人在胡育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素有东方之珠美称的香港,开始了为期4天的香港考察之行。四天的行程虽然短暂,但在香港幼教机构、特教中心、服务开发中心等所见所闻给我们考察团每一个成员留下难忘的印象。香港同行对孩子的尊重、香港托幼机构人性化的环境、香港早教机构的五常管理模式、香港特教中心对特殊儿童的关爱、无不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一、五常管理在香港早教机构应用
在我们所去的地处新界的新翠育婴园、天乐幼稚园就是采用五常管理。所谓五常管理既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椐管理人员介绍五常管理在香港众多企业也在运用。它能改善工作环境、能改善人际关系、能提升自我素质、能避免意外的产生、能提升效益、还能改善形象。在参观这两个机构中我们已从它的环境中感受到五常管理的细微、全面、高质、高效。如:清楚的物品标签、整洁的通告版、通道管道的方向标志、每日工作清单等。这些细节反映了管理的具体化、人性化、绩效化。新翠幼稚园和天乐幼稚园都同属于一个集团,但统一的、全面的管理模式使这两个规模较大的幼稚园管理显得非常有序。
二、 育儿环境——家的感觉
在我们所去的幼稚园无论是孩子们活动的教室还是保育员操作的工作间,无论是摆放杂务的储藏室还是厨房,都向家一样小而井井有条。
在孩子门的活动室没有大型而昂贵、种类繁多的玩具,只有孩子们和家长、老师共同制作的作品和一些简单的玩具。孩子们自由的在活动室来回取拿。
在储藏室、工作间、厨房没有华丽的摆设,只是向家一样的摆着简单实用的用品。透过详明的标志、有序的排列,它仿佛在告诉人们:关心孩子应该从小事做起。
三、多元的服务功能
香港的早教机构基本以私立为主,为了更好地为需要的家庭和孩子提供优质的看护和教育服务,众多早教机构向社会开设了多元的服务项目,如:灵活的暂托服务(全日、半日、寄宿、记时)、青少年放学看护服务、双休日寄放服务、家长资源中心开放服务、特殊婴幼儿治疗看护服务、亲子课堂服务等。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服务这是他们的口号。
在我们们所参观的香港保护儿童会、邻舍辅导会、协康会、香港基督教青年会国际幼稚园等园所,他们对孩子体贴的关怀、对家长入微的照顾、对社会诚心的服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致力于社会携手向儿童及其家庭提供照顾、关怀及教育服务、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是他们的服务宗旨。
四、对特殊儿的关怀
尊重每一个孩子,关爱每一个孩子也是此次香港之行一个收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我们来到香港协康会下的一个特教中心——小绿岛东涌中心,我们强烈的感受到中心对特殊孩子的周全照顾和关怀。在他们制定的青葱计划里就有为不同能力的儿童和家人提供专业的评估、治疗及支援服务。并为教学机构的教师和家长提供培训活动。中心的每一个区域、每一个环境、为智障儿设立的一人一课程让我们看到了教育者对着特殊儿的期望、了解、关切和信任。融治疗、游戏、训练为一体的中心更让人感觉这里是儿童乐园、这里是快乐家庭。
我们还参观了“新领域潜能发展中心”,该中心是一间教育及心理服务机构,由资源教育心理学专家创办,以提供多元化优质服务为宗旨。该中心开设了“自闭症基础工作坊”“语用9型人格发展潜能”“MT数学课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