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在做“揠苗助长”的事,把太多大人的价值观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强加在孩子的身上。慢慢地,孩子失去了自己而只活在大人的希望里。我听到一群孩子在新年节目里大声地唱着:“如果我可以有很多钱很多钱,我就要以买很多好玩的电脑软件;如果我可以有很多钱很多钱,我就可以……”听得人心惊肉跳,我们怎么这样教小孩?这种功利挂帅的儿歌,我想,在新加坡以外的国家,应该比较难以听到吧?
幼儿教育也不止是教孩子们读书而已,而是启发他们的创造力。曾有位蒙特梭利的老师告诉我,在大人的眼里,“2”就只代表一个数字,但在孩子眼中,它却可能是一只鹅,或是一顶帽子,我们又为什么要强迫他说那是数字“2”呢?这段有如名著《小王子》的对话,至今还印象深刻。是啊,我们为一定要孩子依我们的想法,走我们设计好的路,而不给他一点自由挥洒的空间呢?
但是,整个大的教育环境都是以学业挂帅,学前教育自然也无法幸免。或有概念突破传统的家长,荷包也必须有足够的银两才有能力在这个环境下,供养一两个“快乐创意”的天之骄子吧!
然后,我突发奇想,为了儿子,不如我自己来开办一个理想中的幼儿园吧?
要在到这个目标,首先我得先受训,取得幼师的资格,然后再取得建校人的资格。我自付,虽然离开学校甚久,但脑筋还很管用,性格够活泼,也很爱孩子。更何况幼儿园必然是个赚钱的行业。君不见,一个不臬的幼儿园都得排三年的队,如果办得好,岂怕招不到学生?
但,再仔细一问,想修读幼儿教育课程,必须通过“O”水准一科考试,第一语文及格,而且最好是在职幼师,由学校推荐去受训。
什么“O”水准、“A”水准的文凭,我半张也没有!台湾的大学结业证书倒有一张。要去幼儿园任教?那起码也要等我儿子上学以后才行!别说办学校,连去修幼师课程都有困难!看来,外地人(尽管我已拥有新加坡公民的身分)要在本地从事教育事业,除了教教补习,当个“私塾”老师之外,还真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