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育儿观念10个不同(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6年10月31日 09:43:39 

  当然,挪威爸爸帮手不少,北欧都是女权主义国家,爸爸给孩子洗澡送孩子上学,买菜准备晚饭,陪孩子玩散步是上了书的家庭分工。这边都是以家庭生活为中心的,很少工作上的交际应酬,上班晚下班早,每天干足7个半小时就可以离开,所以,9点上班,4点半下班,每年还有4个星期的带薪假期,大把时间不给孩子怎么打发呢?

  1岁以后,孩子就可以进去幼儿园,按规定1个老师照顾4个孩子。相比国内3岁才可以进幼儿园,这里的孩子可以更早融入集体,参与社交,独立自理,父母也可以更早恢复原来的工作。由于近年出生率上升,幼儿园位子不够,很多孩子1岁以后也可以找day care(日托保姆)照看,费用大概在4800克朗左右,一般一个保姆照顾4个孩子。

  这些安排都解决了父母的后顾之忧,人口才400万的挪威近年在出生率曾出现负增长的欧洲名列前茅,每个家庭的孩子在2.2左右。

  4. 产假安排?

  这里人口少,税高,福利很好,孩子出生率低,所以鼓励大家生孩子。在职的妈妈,可以选择10个月拿全薪休产假,或者12个月拿80%薪水的产假,爸爸也有1个月的带薪产假。这里哪怕是中国人最重视的所谓的“坐月子”也就是老公请假一个月在家帮助照顾孩子而已,没有人其他人帮手的。公司没有任何顾虑雇用女性,因为这些产假津贴都是由政府支付。……坐月子:传统与科学的碰撞

  这边因为男女工资差别不大,女性也很喜欢出去工作,蓝领白领税后差不多,老板打工仔没有太大的贫富差距,所以,所以,也有爸爸在家带孩子,妈妈出去工作,或者爸爸在家带孩子半年,妈妈在家带孩子半年的,很公平。孩子也能在父母同时的照顾下长大,性格发展更均衡。所有这些都给妈妈爸爸全心陪伴孩子第一年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条件。

  5. 育儿费用?

  因为有良好的医疗保险,生育费用是全部免费的,包括临产坐出租车去医院的费用也是全免。没有工作的妈妈,也可以一次性从政府等到3万5克朗的补助。……养孩子,多少钱才算够?

  3岁以前,所有在挪威出生的孩子,或者在挪威有居留1年以上的孩子,每月也有970克朗的奶粉费。1岁后的孩子,不去幼儿园由妈妈自己带,妈妈可以获得每月3300克朗的幼儿园资助,幼儿园的费用一般在5000克朗左右,如果去幼儿园就抵扣为幼儿园的一部分学费,父母实际支出在2000多左右,这对于平均工资在30万到40万克朗的挪威不算什么昂贵的费用。所以,与其他国家不一样,挪威人不愿意减税,一旦减税,就意味着福利减少,大家愿意缴税来支持高福利。

  6. 婴儿硬件设备的配置?

  一个人带孩子没人帮手,未必会辛苦,因为采用的方法都是简单而且方便的。一定要有很方便的硬件设备,车,尿布台,餐椅,车用安全座椅…..几个大件虽然花钱不菲,但是物有所值。

  比如防风雨避震的大童车,大概要5000克朗一辆,可以用到孩子3岁,可以让孩子不论刮风下雨都出去散步,孩子哭闹,妈妈也不可能一直抱着摇晃,就推出去,在车里晃悠晃悠,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孩子就睡了。妈妈也可以每天出去散步,锻炼身体。还有轻便可以折叠的伞柄车,方便妈妈带孩子一起出去旅行,还有大轮子的运动车,方便爸爸边跑步边推孩子,虽然都是2000克朗以上,但是有了这些设备,父母不用改变太多他们原来的生活方式,可以带着孩子做他们原来喜欢的事情。齐腰高的尿布台洗澡台,大概1300克朗左右,不用弯腰,直接放水,方便妈妈站着给孩子洗澡换尿布。挪威设计的可以用到10岁的安全餐椅,1200克朗一个,从7个月起,孩子会坐了可以给孩子用,有10个台阶可以调整,安稳地坐着,方便孩子和父母一起用餐,学会自己吃食物。还有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车用安全座椅,1700克朗左右,有了它,一个人也可以带孩子出门,孩子呆在安全座椅里,安全又舒适,就不用象在国内得有人抱着孩子坐车。如果大人抱着孩子,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急刹车,抱孩子的成人的冲击力都压在孩子身上,是非常非常危险的。挪威规定,5岁以下孩子乘坐没有婴儿安全座椅的汽车,罚款500克朗。

  还有很多小东西都减少了照顾孩子的工作,比如,孩子可以趴在地上玩的羊毛垫游戏毯,防治孩子进入厨房的栅栏,防治孩子触摸的封闭插头的盖板等等,都让父母比在国内带孩子轻松不少。

  7. 育儿顾问?

  作为新手妈妈,一般都舍不得放下孩子,控制自己的心疼孩子的情绪,理性科学地养育孩子,所以一般从孩子出生到各区健康站注册开始,就有一位专业护士每个月和妈妈谈心,给孩子检查身体注射疫苗,更重要的根据孩子的生长情况提出合理建议。 比如独睡断夜奶如何添加辅食,孩子体重不增加,孩子动作发育有什么异常等等,也会一起观察分析,一一详谈。这对于没有育儿经验的妈妈是非常好的支持和帮助。现在,也有很多网站妈妈们可以交流经验,还有很多育儿书籍可以参考,这样好过听外婆奶奶30年前的已经模糊记忆的所谓经验或者左邻右舍大婶大妈的秘方传言。……帮助产妇走出产后抑郁症的阴影

  从孩子出生开始,健康就会联络所有该区当月出生的孩子的妈妈成立“mama group”,大家每周定期带孩子一起聚会,喝咖啡吃午饭,或者到家里做客,交流育婴心得,比较孩子的发育进步,让在家带孩子的妈妈也觉得并不孤单,没有与外界脱节,互相鼓励,减少不必要的担心,孩子也多了很多同龄的朋友。

  • 海外育儿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