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话:我女儿6岁多了,和大多数独生子女一样,她对批评、教育很敏感。不给她讲道理吧,肯定不行;但逮着事就乱说一气吧,又会伤害孩子稚嫩的心。这两年,我有意研究了一些“讲道理”的方式方法,还挺有效果,希望能给其他年轻妈妈一些启发。
把表弟的玩具拿回了家……
事件:我常带女儿去她姑姑家,她和小表弟很合得来。有一次,她悄悄将表弟的玩具带回了家。被我发现了,她很紧张。
[妈妈的做法]:
我没有直接批评她,而是平静地问她:“如果弟弟拿了你的玩具,又不告诉你,你会不会着急呀?”女儿点点头,我接着说:“你弟弟现在肯定在找玩具,你给他打个电话,告诉他过几天就把玩具送还给他,好不好?”女儿愉快地打了电话,还约好了下周日去还玩具。
孩子的心是单纯的,她拿表弟玩具这件事,和大人的“顺手牵羊”不是一个性质。我想,如果我板起脸,严厉地批评她,再讲一番“不要拿别人的东西“的大道理,女儿当时可能听话了、服从了,但心里也许会留下阴影,怀疑自己是个坏孩子,甚而缺乏自信心,或产生逆反心理,明知是错的还要做,到那时候,妈妈后悔也来不及。
[老师的点评]:
五六岁的孩子道德观念还没有形成,不懂得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仍然以自我为中心,会因为“喜欢”、想“占有”而随意拿走别人的东西,所以,请千万不要把这种行为定义为“偷”!
当然,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父母视而不见也不行。因为这会让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也鼓励了他的物质占有欲。这时候,您应该给孩子一些特别的指导。
首先,父母一定要冷静,不要打也不必骂。简单粗暴的打骂既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也并不能让孩子真正明白别人的东西未经许可不能随便拿的道理,有时反而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这位妈妈的做法很可取,用平心静气代替大动干戈,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让孩子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既使孩子明白了道理,又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当然,最好的方法,应该是教导在先。比如:平时,妈妈可以和孩子玩一玩借玩具的游戏——“这个玩具可不可以借给我玩一玩?”,让孩子知道在得到别人的允许之前,是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的;父母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讲故事,教育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
看到耍赖孩子的坏榜样……
事件:女儿和我一起上街时,见到喜欢的东西,常常会磨着我买。
有一次,在大商场里,我们遇到一对母子,那个5岁左右的小男孩一定要让妈妈给他买一个高档玩具,那位妈妈不答应,小男孩便坐在地上大哭,怎么哄都不行!那位妈妈为免尴尬,只好掏钱给他买了玩具。
[妈妈的做法]:
我看女儿一直回头看那对母子,好像对刚才的事情挺有兴趣、挺有想法,就问她:“你来当法官,‘评判’一下,刚才那个小弟弟做得对不对?”想不到,女儿的评判还相当公正,她说,那小弟弟真丢人,坐在地上撒泼是不对的!那个妈妈的做法好像也不对。
于是,我就给了女儿几种答案,让她替那位妈妈选择应该怎么做:一是将儿子打骂一顿,硬拉回家;二是不理他,掉头就走,藏在一边,等孩子跟过来,回家再教育;三是儿子要什么就买什么。女儿想了想说,第二种方法比较好——这其实也是我最常采用的方法。
接着,我又给女儿讲了父母挣钱养家的辛苦,全家人买东西都应该量入为出等等,女儿愉快地接受了我的说教。
通过别人的事例迂回教育,既提高了女儿的分析判断能力,也使她轻而易举地接受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