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的争论当中,这些弊病不会产生,虽然孩子的争论有时会走一些弯路,但这最后的正确结论,终究是他们自己通过探索得出的,因而是真实的,也就必然十分宝贵。
八、给孩子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为了让孩子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必须培养孩子从小既要学会合作,又要学会竞争。但是怎样让孩子学会竞争呢?有效的办法就是经常在他的身边树立一个友好的竞争对手。
有一个学生学习差,有个阶段在班上竟成了倒数第一名,但是他的家长悄悄地告诉他,要把失败作为成功之母,要敢于和别人竞争,首先是和比自己稍好一点的孩子比,只要努力,赶上他没问题,于是暗暗开始一场较量。由于他自觉努力,当然是首战告捷。在孩子进取胜利之后,家长再启发他寻找新的竞争对手,开始新一轮的竞争。
九、给孩子一个权力,让他自己去选择孩子的自主性往往表现在他的选择上,但家长由于怕孩子自己选择错了,总是不敢把选择的权力交给孩子。但如果从来不给孩子选择的权力,他也就永远学不会选择,永远没有自主性。
有的家长就能把有些选择的权力交给孩子,但要在事前为他提供有关情况,帮他分析各种可能,并且还要教育他如果是自己选择了,自己就要负责任。他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选择错了,也是一次学习,是很值得的。有一位家长带孩子去少年宫报名,就先让孩子看看小组活动,本来,家长的意愿是让孩子学钢琴,可是发现孩子在舞蹈组门前看得出神。于是,家长尊重孩子的选择,但要求孩子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一定要坚持把舞蹈学好。
十、给孩子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创造是自主性的最高层次的表现。孩子的创造性也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同样需要成人积极引导和巧妙激发。而缺少引导的方法,孩子的创造性有时反而会变成一种破坏性。有一位家长是这样做的,他孩子特别爱玩泥,开始家长觉得孩子没出息,只要发现他玩泥就严厉制止。可后来发现孩子偷偷玩泥,主要是捏泥人,而且捏得活灵活现……于是家长对孩子说:“你要玩就好好捏,这叫泥塑,好好练,出点自己的新点子。”孩子在家长的鼓励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在初中毕业时,捏出了栩栩如生各有特色的《水浒传》中的108将,并以此成绩考上了工艺美术学校。
给孩子创造一个条件,只是有利于发展他的自主性,在孩子做的过程中,家长还要不断和孩子进行良好有益的交流,鼓励孩子,评价他的成果,提出新任务,使他的进步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