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向孩子承认错误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1月28日 00:05:37 

  家庭中正常关系的失调,往往是以后产生精神和情绪的各种病态的土壤。宽容产生宽容,对抗产生对抗,这就是与孩子相处的真谛。

   有一年,记得是过“六一”儿童节。一早起来,二女儿和小儿子就十分兴奋。他们很快就穿好了头天晚上准备好的节日盛装,对着大镜子系好了红领巾,准备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老师和同学面前。

   “节日愉快!”带着爸妈的祝福,两个孩子蹦蹦跳跳出了门。那时还不兴做统一的校服,但过孩子们自己的节日时,学校也是有统一要求的,一般是白衬衫蓝裤子,白运动鞋。女孩子如果要参加演出,就要统一的发卡、统一的头饰。我们和大多数家长一样,总是惟命是从,事先就按学校的要求把一切准备妥帖。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孩子的自尊,而且关系到班集体的面貌和孩子的责任心。集体的整齐划一构成整肃的信念,这样,服从集体的意识和纪律性也就在不知不觉中产生。

   话虽这么说,繁忙的母亲处理孩子们的事情时,往往是漫不经心,更多的态度取决于自己当时的心境。

   孩子们出去一会儿,又急急忙忙返了回来。“妈妈,老师让每个人交五个酒瓶。”二女儿推开门,探进头来说,“预备好,下午带。”

   “我也要!”儿子说,“要高个儿的!”

   早晨的饭锅、饭碗还没洗,他们换下的衣裤、鞋袜还没来得及收拾,我正摊开教案备当日的课,听到他们的命令就烦。于是我头也没抬,说:“要酒瓶子干什么?”

   “美化校园,用酒瓶子做篱笆。”两个孩子很认真地给我比画。原来是瓶口向下,倒栽起来,做花畦边儿的围栏。他们还说这叫废物利用。

   “亏你们老师也想得出来。”我不知不觉就说开了风凉话,“咱家没有人喝酒,哪儿来那么多酒瓶子?”

   看姐弟俩面面相觑,情绪低落,我又赶紧说:“好吧,我给你们到邻居家找找。”

   原以为向邻居讨要空酒瓶子是一件难堪的事,不料在课间操时,到家属院转了一圈儿,发现我们家屋后,一位老师家的鸡窝边就堆着那么多空酒瓶子。那恰巧是一位调走的老师没来得及收拾的。看来是举手之劳的小事一桩。

   仔细想想,孩子们所提的要求会有多大呢?我们的抵触情绪还是来自对他们的轻视和不尊重。

   于是我有了更好的主意:中午回来,鼓励他们自己到校园里找,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中午,好一场暴雨。饭后,两个孩子出门时,都换了雨鞋。我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们别弄脏了衣服。

   洗涮完毕,我也悄悄跟踪出来,看他们找没找到我已发现的猎物。这一来不要紧,我被呈现在眼前的我儿子的形象惊呆了:他蹲在一个大水洼前,正和家属院的几个淘气孩子玩水。用石子打水漂的孩子把泥水溅了他一头、一身,他却浑然不觉,还用树枝推水里漂着的几只纸船。几个孩子用树枝你推过来,我划过去,早晨换的新衣服早就面目全非了。

   我没好气地把他揪回家,撕扯着脱了他的衣服,劈头盖脸就打。我拿给他镜子,说:“你瞧瞧你头上的泥巴!你看看雨鞋里灌的水……你二姐呢?你出去的任务是干什么?”我逼儿子检讨自己,承认错误,儿子不仅犟犟地不肯,还高昂了头颅以示不服。这时,他二姐已满载而归,不仅捡够了自己的酒瓶子,还帮弟弟也完成了任务。

   按说,此刻我应该好好表扬老二一番,但儿子的叛逆已使我失去了理智,我强硬地把他推搡到卧室,说几时写好检查几时出来。不料,儿子进去,反而倒插了里边的门,拿放东西也故意重手重脚,以示抗议。   整整一个中午,我什么也干不成,不时抬头看看挂钟,操心孩子上学的事儿。眼看上学的时间

上一篇:何必追根究底
下一篇:图形
  • 家庭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