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包能否让孩子自由支配(5)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1月28日 00:00:12 

  专家认为,别人送的礼品可能有时候并不合自己的心意,虽然礼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送礼者的心意,但是站在经济实惠的角度来看,收到红包当然比一大堆的礼品要实惠得多,拿到红包后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购物,因此很多人更乐意收到红包。不过也有部分群体觉得可能礼品更体面,尤其是对自己的父母,送红包还不如直接送上对方需要的东西方便。针对春节送红包现象,南大社会学系一位教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春节送红包的同时,人们能够在平时真正拿出多一点的时间来关心一下身边的亲朋好友,一个红包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关怀,尤其对于长辈们来说,能够常常看到自己的子女才是他们最开心的事。因此,市民在大把大把送出红包的同时,更不要吝啬自己的关怀和问候。

   教育专家:可让孩子学会理财

2月1日,在无锡锡惠里社居委的会议室里,居住在该社区的100多名中小学生共同聆听了一堂特殊的假期教育课,课程的主题是:怎样过好寒假生活,用好压岁钱。

   给孩子们讲课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在江阴要塞教书的“地下党员”,后任无锡青山中学校长、无锡市关工委副主任的朱允广老先生。

   社居委杨月芬书记告诉记者,家长们都很支持社居委开展如何用好压岁钱的教育。

   一位特意送自己的儿子来上课的李姓家长说:“我们小的时候,每到除夕,父母总要郑重地在我们的枕头下塞上压岁钱。仪式很隆重,数目却不多,一般只有三角、五角。现在孩子们手上的压岁钱可是不得了,动辄几百元甚至上万元,不要说是个孩子,就算是大人,猛不丁手中多了这么一大笔钱,能不能妥善把握,恐怕也难说。”

  一辈子奉献在教育战线的朱老说:“要解决父母与孩子之间‘压岁钱’归属的难题,只有让孩子学会花钱。”

   朱老认为,孩子在一天天长大,家长不能什么事都替他做。花钱也是一样,应该让孩子学会独立地、合理地使用钱,这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们把孩子所有花钱的安排都包下来,不让孩子学会独立支配,对孩子社会性的发展、成熟也是不利的。比如孩子日常的学习用品,他们自己能够购买的,就可以交给他们自己去处理;此外孩子在兴趣爱好、伙伴交往、社会捐赠等活动中都需要一些钱,如自己能支配并且使用的合理,不仅培养了独立性,学会了理财,而且也促进了他们的同情心及交往能力的发展。

   作为新浪网专家联盟成员、早期教育专家王甘认为,今天的社会进入了商品社会,孩子不可避免地要与金钱打交道。如何帮助孩子协调欲望和资源之间的关系,培养一个经济上有责任感的孩子,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责任。

   王甘说,美国有不少财商教育方法。例如:3岁到4岁辨认硬币和纸币,5岁时要知道钱是怎么来的,6岁学会找钱,7岁能看价格标签,8岁时就开始打零工赚钱并储蓄等等,到了高中毕业,一般都会让孩子参与一定的股票、债券投资了。

   相比之下,中国的孩子主要是靠模仿父母的消费行为来完成理财学习,缺乏理财的主动性,而父母似乎也不愿意让孩子过多接触钱。王甘说,“我们过去的文化传统更强调伯乐,更强调三顾茅庐的有道名君,却忽略了个人的能动性。在对待压岁钱的问题上,家长应该给孩子一点资源,让他在一定范围内支配,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孩子的这种能动性。”

   红包送孩子也要送老人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的中青年把红包送给还未上班的小辈,另外也有四分之一的人选择把红包送给了父辈等老年人。

   家住东宝路金陵世纪花园的杨先生说,如今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小孩子不仅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更是祖父、祖母的掌上明珠,简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过年给小孩子红包,除了金钱上的意义外,

  • 家庭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