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要怀疑退缩。如果说前两个策略是在解决“外因”的话,刘女士的第3、4条策略则是在解决内因。因此,家长要善于与幼儿园老师沟通,告诉他孩子有什么能耐,有机会让孩子在班里露一手,这是孩子走进新世界的内在动力,因为每个人包括婴幼儿,都有得到尊重和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
点评4:幼儿园就是我的家
刘女士的第5条做法也是与幼儿园的教育同步的。新孩子入园,一般情况下,老师都要进行“幼儿园就是我的家”的教育。在孩子看来,幼儿园与自己家的最大不同就是,幼儿园总是有新面孔出现,而自己家天天就是几个老面孔。如果自己在家也能交新朋友,这两个家才会有点相像。“幼儿园就是我的家”才对孩子有说服力。
韩老师对石头的保教工作基本上符合孩子自身的个性特点,石头在幼儿园的情绪虽然有波动,但他的生活还比较正常。比如,“如果老师组织活动或游戏,他也能很快融入其中。”“他入睡倒是很快的。”另外,韩老师还有意地更新教育观念,她认为传统幼儿园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多于以孩子为中心的活动,个性化的培养滞后。”刘女士可以经常与韩老师沟通,让石头成为她“个性化培养”的教育个案,这是一个达到双生共赢的好事情。
刘女士对孩子的教育很精心,是一个负责任、有智慧的妈妈,韩老师也是一个幼教战线的“老革命”。相信石头的分离焦虑期会顺利渡过。然而,从两封信可见,刘女士和老师都觉得石头的分离焦虑期太长了。其实,教育不是万能的。孩子有自己的心智成长速度,外力只能起推动作用,而不能起决定作用。当我们很好地运用了教育艺术,而孩子的发展仍与我们的主观愿望有差距时,我们只能调整自己不适宜的期望,耐心地等待,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艺术,是一种无为中的有为!
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