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意识,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3、创设户外活动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通过对一系列农村活动的感知,幼儿对农村的耕种劳作活动充满了好奇。因此,根据幼儿的需要在将活动区移向户外,创设了综合型活动区——娃娃农院。农院里又分别创设了木工,草编、泥工、灶房、磨坊等活动区,孩子们在农院里推土、挑水、和泥、做土坯、磨面、做饭、编织、砌墙……通过这些活动,使幼儿充分体验农家生活的乐趣与不易,发展了幼儿的交往、合作、动手、创新能力,培养了幼儿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
三、广泛采用民间游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我们充分调动家长、教师的积极性甚至到社区中找一些老人,通过他们广泛收集民间游戏,将民间游戏灵活地、创新地融合在课程之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将这些游戏大致分为三类:
1、运动类游戏——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
在户外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的特点采用了大量的民间游戏。如,“赶球”“贴膏药”、“跑三圈”“跳房子” 等这类游戏。不仅促进了幼儿身体技能的协调发展,还培养了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机智勇敢的精神。此外,我们还注重采用促进幼儿坚持性发展的游戏活动,如,“我是木头人”、“抬花轿” 等发展幼儿的自控能力;采用“钻山洞”、“跑城”、“偷宝” 等游戏,发展幼儿反应的敏捷性等。
2、益智类游戏——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习惯
我们在活动区中采用民间的数学游戏,如“拾石子”、“三六九”、“过门” 等,使幼儿从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了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利用“挑冰棒”、“取叶梗”、“打井” 等游戏,使幼儿在玩玩、想想、试试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数概念认识,促进了幼儿手部小肌肉群的发育;在“青蛙跳井”、“老虎吃小孩” 等棋类游戏中,我们鼓励几个幼儿一起下棋,孩子们你追我赶十分投入,培养了幼儿用数学方法解决游戏中简单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3、艺术类游戏——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黄泥以及各种植物的秸梗在农村随处可得,我们在课程中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如我们的玩泥类游戏捏泥人,可以玩“摔娃娃” 的游戏。此外,我们还经常和孩子一起用植物秸梗进行的草编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