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做情绪的主人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1月27日 20:38:12 

无论成人或儿童,不可能总是快乐无忧,但我们都希望能够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向快乐的方向转化。


  情绪是人与生俱来的心理反应,它由4种基本情绪构成:愤怒、恐惧、悲伤、快乐。这如同绘画中红、黄、蓝三元色,其不同的组合构成人的各种情绪状态。


  情绪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其独特的作用。愤怒激发人为争取自己的权力和自由而抗争;恐惧使人躲避危险,寻求安全;悲伤能缓解心中的痛苦,让我们开始新生活;快乐则常在人经历了以上种种情绪之后才出现。


  快乐的含义并不是无忧无虑,永远愉快的。只有让孩子学会恰当体验、控制和表达他(她)的各种情绪,才能成为真正快乐的人。


  孩子在婴儿期就有一定的情绪反应,但其表现突然而不稳定。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有必要帮助孩子正确理解和恰当地表达上述3种不良的情绪。

 

  当孩子愤怒时


  坚持要求孩子用语言而不是用动作来表达愤怒。当孩子生气时,鼓励他大声讲出来,并尽可能说出原因。


  帮助孩子找到愤怒的原因。孩子有时需要成人的提示来回想自己生气的理由,如:”你是不是因为兵兵拿走了你的小汽车才对他发火?”


  对孩子的情绪表示理解。如:“我知道你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可没办法,谁都得这样。”


  禁止孩子在发怒时打人。一旦出现这种行为,家长应立即给予惩罚。


  鼓励孩子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愿望,而不是用委屈和抱怨的消极态度。如孩子告状说:”他打我……”你可以回答说:“大声告诉他别再打你。”再比如孩子告状说:”丽丽骑走了我的自行车!”你可以说:”你去问问她,现在能否把车还回来。告诉她那车是你的,你想把它要回来。”


  为孩子做个榜样。当你生气时,大声讲出来,以免控制不住时突然大发雷霆。家长不用在孩子面前掩饰自己愤怒的情绪。让孩子从你身上学到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愤怒。但切记,不要用侮辱性的话对孩子表达你的情绪,只客观地表达你的感受和原因即可,如:“我根生气!”、“别乱动我的东西!”等等。


  当孩子悲伤时,让他好好地哭一场。此时,成人无需过多地干预,只需平静地坐在孩子身边,让孩子感到你的体谅和支持。有时,孩子会投入你的怀抱,需要你紧紧地拥抱和轻轻地抚摸。


  当孩子悲伤时


  哭泣是人悲伤时的典型反应。科学研究发现,人在哭泣时体内会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从而缓解痛苦。当孩子悲伤时,让他好好地哭一场。此时,成人天需过多地干预,只须平静地坐在孩子身边,让孩子感到你的体谅和支持。有时,孩子会投入你的怀抱,需要你紧紧地拥抱和轻轻地抚摸。但有的时候,他(她)只需一个人独处,静静地体味自己的悲伤。当孩子因哭泣而难为情时,家长要表示理解和支持,让他感到哭泣并不可耻,而是人的正当行为。


  当孩子恐惧时 ,一个人若不知谨害怕,就很容易遇到危险,但恐惧过多,也难以过正常的生活。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的关锡覆于,题助他对引起恐惧的因素边行理智的思考,具体做法是:


  充分理解孩子的恐惧。三四岁的儿童开始关注周围的世界,由此产生许多担忧和恐惧。这时候的孩子,可以经常无根据地对人或事产生惧十自心理。对此,家长应表示理解,并以轻松的语调与孩子谈论他害十自的事情。


  与孩子讨论他所惧十自的事情。如果孩子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如地震、洪水、战争等)感到恐惧,家长可以针对这些事情与孩子进行讨论,告诉他在这样的事情发生时,有哪些措施可以保护自己和家人不受伤害。

  • 家庭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