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幼儿智力开发的条件中非智力因素起重要作用。因为它决定幼儿能否利用环境和教育条件开发自己的智力。非智力因素是对智力活动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它们能够调节幼儿活动的进行。其中情绪对幼儿的智力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全社会普遍面临着生存和生活的多方面的压力,由此带来的人们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具有健康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特征是适应社会的先决条件,而要具有如此特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从小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情绪特征,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热情主动、坚韧不拔的个性。认识到情绪对幼儿智力发展以至形成个性影响终生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在工作中着重培养幼儿具有健康乐观的情绪。通过实践证明在幼儿期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具有以下优势:
一 幼儿期良好情绪的培养是保证幼儿友好交往的前提。
在幼儿园中很容易看到,一个情绪开郎、热情主动的孩子,是班中的领袖人物,在老师和同伴当中都很有威信.而那些具有良好情绪特征的幼儿都是适应能力强,有主动意识的孩子。他们都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这是因为微笑和快乐是幼儿成功的法宝。
但是如何能使幼儿具有良好的情绪特征呢?我在工作中是这样做的:
情绪对幼儿活动的动机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愉快的情绪使幼儿行为积极,愿意做;不愉快的情绪使幼儿行为消极,不愿意做。而幼儿正处于情绪发展不稳定的时期,具有情绪变化多样性的特点,常常看到两个刚才还哭喊着吵个不停的孩子不一会就兴高采烈的玩在一起了。又看到刚才还亲如一家的小姐妹,转瞬间便“反目成仇”了,这种情况在幼儿身上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因为幼儿的情绪容易冲动,对情绪的控制能力较弱,而且情绪外露。因此我对幼儿多进行移情教育使幼儿充分体验高兴、激动、感谢、成功等良好的情绪,同时也体验痛苦、生气、愤怒、伤心等不好的情感体验,使幼儿从小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保持心理健康。而在第一阶段时更重要的是让幼儿认识到谁都有不好的情感体验,使幼儿能够取得心理平衡,能够正确看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良情绪。在活动中我为幼儿开设“:谈心角”、“我的小秘密”,等游戏区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日常活动中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使幼儿的情绪有良好的发泄渠道,从而将不良情绪逐渐转化为良好的情绪。幼儿最需要支持的时候不是他取得进步的时候,而是他不成功乃至失败的时候,嫉妒、自卑、气馁的情绪会缠绕着他们幼小的心灵,如果得不到适时的引导,
这种情绪便会蔓延,以至终生。有多少人在说起自己犯错误的根源时都会追溯到很多年前的一件小事,如果当时他的不良情绪有所发泄,得到适当的引导,就会很轻易的解决。而不会使烦恼、不愉快的事情郁积在心,成为日后罪恶的滋生地。因此我认为在幼儿初期一定要让幼儿有表示不满、生气、愤怒的机会,而不是总对幼儿说:“你要坚强,不能哭;你要谦让,别生气,原谅别人等。”
而后要重视精神环境的教育作用。在我们班中我倡导幼儿相信自己争取成功,不断尝试成功的途径,老师从旁给以关注、鼓励、支持和帮助,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情绪氛围。同时也教育幼儿不怕失败,家长和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用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去感染幼儿,使幼儿也能正确看待失败,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以上的做法意在让幼儿及时排除不良情绪,保持幼儿心情愉快,保持微笑和快乐的心情,运用这一交往中成功的法宝,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所以充分为幼儿创造适当的条件,让幼儿合理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各种情绪这样可以使幼儿的情绪健康发展,长此下来才能够使幼儿形成良好的情绪特征。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