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少儿书 漂亮不实用(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1月27日 20:37:43 

。还有的出版商把书号卖给私人,图书的印刷、内容质量一塌糊涂。”

  儿童读物不宜"精装"

  “少儿图书正逐步向贵族化、高档化、礼品化方向发展。”教育专家对当前少儿图书如此评价。标价动辄几十元以上,装帧精美华丽的少儿图书让许多家长和孩子只能望书兴叹,尤其对许多并不富裕的家庭,更是变成了难以承受的负担。“儿童读物贵并不是因为其内容丰富或是文笔优美,而是因其‘外衣精美,而身价倍增”。

  在海淀一家新华书店的少儿图书专卖区,少儿图书标价大多在10元以上,一套《中国儿童百科全书》精装本价格为198元,少儿版的《多元智能乐园》一套168元,一套礼品包装的《哪吒传奇》98元,一种只有6页比巴掌还小的《幼儿英语图卡》标价2.5元。在摆放着厚版、彩印、大插图、精包装图书的书架前,有很多家长、孩子在翻阅,但买者寥寥。在采访中,很多家长认为少儿图书价格虚高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包装导致成本增加。一家出版社的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个印张计算,胶版纸的成本不到2.5元,铜版纸的成本为3元,而一些高档纸的成本达10多元,如今一些出版社为吸引儿童读者,片面追求图书的外在美,将一些原本可以用胶版纸印刷的图书改用铜版纸,致使一本书的成本相差20%。

  业内人士认为,儿童读物不宜“精装”,一方面因为其阅读对象都是儿童,他们只是吸收知识,而不善于收藏,再“精装”的书到了孩子们手中,看完后也难免面目全非;另一方面越“精装”,造价就越高,定价就越贵,家长们的负担也就越重。

  精美外表难掩内容贫乏

  与精美外表的不断推陈出新相比,少儿图书在“内涵”方面却很少翻新,突出表现为内容陈旧贫乏、缺少原创佳作。书店里的少儿图书虽然琳琅满目,但很多书的内容都似曾相识,没办法选择。正在新华书店为孩子挑书的家长陈正说。“就拿百科全书来说,就有《中学生百科全书》、《世界历史百科全书》、《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21世纪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等数十个品种,雷同不可避免。”陈正说。

  的确,在纷繁图书与各种活动的掩映下,一个事实不可回避:新书太少。

  记者发现,跟往年一样,《淘气包马小跳》、《皮皮鲁》、《哈利·波特》等老面孔依然是少儿图书的主角。一些百科知识丛书,中外神话、童话、寓言故事及文学名著普及本、名人传记等,都是一些老套套,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内容与老版本相差无几,只是形式稍有差别,品种看似很多,实则无几。

  有些图书甚至肆意误导青少年读者,某媒体报道,一本名叫《秀逗古诗》的少儿读物上,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被秀逗成了一条蚕宝宝和一支蜡烛的对话。

  蚕宝宝趴在桑叶上一边啃食一边说:“我想一直吃桑叶,不想死啊!”对面燃烧着的蜡烛说:“我也是啊!可是我没法煽灭头顶那把火。”有位家长认为,这简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亵渎。

  链接

  把读书的自主权还给孩子

  什么时候能将买书权交给孩子?让孩子读自己喜欢的书?让少儿读物真正发挥它的引导和教育作用?内蒙古科技大学的张教授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首先,要转变教育的观念,减少读书的功利性。当前,家长和学校都把提高孩子的成绩放在首位,孩子的课余时间往往被紧张的课业或各种艺术特长的培训所占,人为地限制了孩子读书的时间和范围,试图把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图培养成模式中的“有用之人”,教育应该还孩子读书

  • 家庭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