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问题,根源在父母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2月12日 11:34:24 


  经过无数次失败的尝试后,许多父母会发出这样的无奈感叹:“有些孩子的问题,不是单靠教育就能解决的啊!”

  可是,真的是孩子有问题吗?究竟问题是出在谁的身上,是孩子还是他们的父母?

  孩子有问题吗?

  4岁的洋洋被妈妈牵进了咨询室,他先羞涩地打量四周,然后好奇地东张西望:“这是什么啊?为什么椅子是这种形状的呢?”熟悉了环境后,他坐不住了,开始在咨询室里跑来跑去地玩耍ˇˇ看着活泼可爱的洋洋,咨询师不禁疑惑:这是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啊!他究竟是因为什么心理问题而来到这里呢?

  只见洋洋的妈妈皱起眉头,命令到:“坐坐好,别疯了!”然后,她滔滔不绝地说起来:“你看这个孩子,就是这个样子。别的孩子都能坐得住,就是他喜欢跑动,只有好看的动画片才能把他‘定’住;别的孩子已经认识很多字了,而他现在一个还不认识,教他识字吧,他是记过忘过,最多只能记两天;别的孩子在幼儿园学到的东西都会告诉父母,而我问他在幼儿园学了什么,却一问三不知;别的孩子见了客人会打招呼,而他从来就不;别的孩子……而他……是不是他有问题呢?”洋洋妈妈一口气罗列出洋洋许多条“罪状”。

  问题父母:去不了的“比较心”

  洋洋的“坐不住”,其实正是一种以独特视角进行的探索和学习,因此,洋洋并没有什么问题,他是一个心智健康的孩子。真正的问题应该在于妈妈的“比较心态”。

  妈妈习惯于将洋洋与其他孩子相比,以为这样能“鞭策”洋洋,但是她忽略了自己孩子的独特性,因此,这样的比较只能带给洋洋消极负面的否定。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例如,就单纯的智力来说,并不是孩子认识的字越多,就代表着他的智力水平越高,因为智力是包括了言语-语言能力、逻辑-数理能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等等多个方面,所以,父母应该坚信,总有一个领域是自己的孩子擅长的。

  解决方法:从你做起

  ·改变说“某某孩子比你强”的语言习惯,经常反省“我是怎么做的”。
  ·寻找自己孩子的特长领域,并和孩子一起,把这些优势记录下来,贴在墙上。坚持下去,把这个记录单越写越长。

  孩子有问题吗?

  3岁的菲菲一声不响地蹲在咨询室的地上叠着纸鹤,小眼睛却一直在关注着妈妈,小耳朵也在认真听着妈妈和咨询师的谈话。

  “这个孩子就是不听话,逆反太严重了,这才3岁多,以后可怎么办呢?”妈妈在抱怨。“我们单独谈谈吧!”咨询师暗示妈妈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作出消极评价。“没关系的,她也

  • 家庭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