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我们的育儿专家(4)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2月12日 11:30:26 

专家建构出来的“责备父母”话语是有缺陷的。科学研究方法总是竭力控制“无关变量”,获得“科学家群体”认为合理的结论。可是,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无关变量”是无法消除的。专家忽视的“无关变量”可能是影响你们一家的重大生活事件。

  其次,孩子的问题固然与家庭有关,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社会、文化以及每个家庭独特的历史始终以强有力的方式影响家庭的运行。比如说,孩子的成长需要陪伴,可是,在一个经济发展为主导的社会里,为生存疲于奔命,可能占据着父母们所有醒着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那些贫困的家庭。要求父母不打骂孩子,基本不可能。

  实际上,即使我们做了所有该做的,孩子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为生活本身就是由问题和解决问题构成的,特别是聪明的孩子更是善于在多变的世界里制造超级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抱着“问题洁癖”,无法容忍问题的存在?在我看来,重要的不是做父母的让孩子不出问题,而是培养孩子学会解决自己的问题。如果我们觉得孩子有很多问题却不能解决,我们不要责备自己,也不好责备孩子,需要审视一下,究竟是什么导致孩子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

  从权威到学习者,专家姿势的转变

  从1989年开始,您就一直在从事心理咨询方面的工作。应该说,您也称得上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了。是什么激发了您对主流专家话语有这样一种带有挑战性的思考呢?

  龙迪:因为我自己也经常被称作专家,起初还觉得自己当之无愧。后来,我自己也成为了母亲,在育儿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当我发现这些问题仅仅凭借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经历很难解决的时候,我发现我不是专家,但是我可以向不同的人学习,学习做我自己的育儿专家。这样一来,我的角度就变了,当我再做专家的时候,我不再是你的专家,我只是来教你成为你的家庭问题的专家,或者鼓励你去做你的专家。这是一种思维方法的深刻转变。

  但是对传统的主流专家话语而言,这是一种很要命的欠缺,因为当他们试图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的时候,这种现实的姿势可能就没有了。

  “破解”专家和权威的形象和声音,我们想要改变的不是父母们对专家话语的那份固有的信任,而是当下的一种育儿状态:

  我们与孩子之间情感的天然连接被那些扑面而来的要发起一场革命似的育儿口号和理论淹没了。面对外界强大的攻势,我们的思维和创造力变得那样微不足道!

  此时,我们思考的权利和创造力被我们自己剥夺了……

  最后,我们留下来几个问题,是关于家庭教育的一些思考,也许你对这些话题并不感到陌生,但是,这一次需要我们自己来给出答案:

  家庭最主要的功能是什么,教育还是关怀?
  怎样的教育才是恰当的?
  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是成为他自己,还是成为我认为有用的人?

  • 家庭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