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帮助幼儿分清是非,辨别好坏,知道什么是应该做到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和应该怎样做,初步明白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错误的行为。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从而使幼儿形成并巩固良好的道德品质,以督促和控制行为,如讲述故事《龟兔赛跑》,幼儿听后被乌龟那种坚韧的毅力所感染,都纷纷举手告诉老师自已也要像乌龟那样,做事要有始有终,碰到困难、遇到强劲的对手要有信心,意志坚定;小兔子虽然平时跑得很快,但是骄傲了就连最慢的小乌龟也比不过,所以做事只要有恒心,就能取得胜利。从而培养了幼儿战胜困难的决心,步行春游时,有些孩子走累了,他们会一边走一边说:“我要像小乌龟那样,坚持到底,才能胜利。”
榜样教育法:好模仿是幼儿期的一大特点,可以在孩子的生活范围内选择一些值得效仿也易被幼儿理解的范例和崇拜的榜样对幼儿进行教育,如给孩子讲邱少云叔叔的故事,邱少云叔叔在火烧身体时,仍然遵守纪律,一动也不动,结果牺牲了,但是战斗却取得了胜利。让孩子知道在集体中应遵守纪律,孩子在上课游戏时就变得能遵守规则了。同龄人的榜样作用也不可忽视,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小班刚入园时,有些小朋友总是爱哭,每天一来园就哭,那么就把他安排和一些不哭的孩子一起玩,并表扬不哭的孩子坚强、懂事,是勇敢的孩子,让爱哭的孩子向他们学习,慢慢地爱哭的孩子受他们的感染,也不哭了,这种以榜样孩子的言行直接为其他孩子提供一个活生生的行为榜样,使其他孩子在模仿的过程中学会自控的方法在幼儿园中非常有效。像镜头一中的孩子我们可以安排他坐在守纪律的孩子中间,经常让他向其他孩子学习,那么慢慢地他也会变得守纪律的。
实践锻炼法: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绝非单向灌输就能起效的,它必须通过幼儿自身活动,让他们在与周围的人、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提高认识,特别是得到行为的强化,因此可以让孩子在具体活动中逐步培养形成。一位母亲告诉我这样一件事,她的孩子一次在路过肯德基时,非要吃肯德基。而她则告诉他假如这次不吃下一个星期再来吃,他不仅能吃肯德基,还能得到一个玩具,结果孩子走了,坚持到了下一个星期再吃肯德基,并得到了玩具。以这件事中,我想镜头一中的父亲是否也可采用这样的方法,让孩子学会自已控制自已呢。同时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做游戏时,幼儿最投入,通过游戏,孩子可以将学到的东西亲身加以体验,加深印象,逐步融入日常生活中,因此,我们常玩一些像《大风和树叶》《红绿灯》《木头人》等既有趣味又有规则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通过学会遵守游戏规则,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动作和行为,从而促进了自控能力的发展。
渗透教育法:自控能力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日常生活中许多方面都可以渗透到日常生活和各科教育活动中去进行。我曾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一次,一位母亲带着孩子路过葡萄园时,孩子偷偷地摘了一串葡萄,但这位母亲不为所动,对孩子晓之以理。以后,每次路过葡萄园时,孩子都没有去摘葡萄。一天,母亲故意躲了起来,让孩子一个人走过葡萄架,结果孩子象没有看见葡萄一样,走过了葡萄架。这位聪明的母亲有意识地训练了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帮孩子跨出了把握自己的第一步。那么镜头三中的母亲也可以采取这种方法,在发现孩子拿回幼儿园的积木,就告诉孩子玩具是幼儿园的,是小朋友大家的,应该放在幼儿园大家一起玩,如果每个小朋友都拿回家,那么幼儿园的玩具很快就会没有的。请孩子自己把玩具带回幼儿园放好。第二天去接的时候看看儿子放回去了没有,再坚持督促孩子做好这件事,那么儿子也会跟摘葡萄的孩子一样控制自已的。
学习把握自已,让我们的孩子具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才能使他们成为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