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令人讨厌的坏习惯(3)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2月12日 11:21:04 

兴了,与小朋友们起争执了,他都喜欢张嘴咬人,然后睁着大眼睛挑衅似地看着对方。

  儿童侵犯性坏习惯经常表现为啃咬和推搡。一些幼儿把推搡和攻击行为当作一种社交方法,直到他们最终学会“正常”一些的社交方法。由于幼儿掌握的语言技巧有限,无法准确表达他们的想法,而且缺少必要的社交经验,因此,如果他们想表达“你愿不愿意跟我一起玩儿”时,很可能会采取最直接的方式——推搡。而啃咬,通常是在愤怒或者强烈受挫时,表现出的一种过激行为。

  如果你的孩子咬了别人,应当立即将他们分开,然后让你的小孩冷静一下。处理这种情况时,父母需要准确地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咬别人。比如:“你是因为不想让他动你的玩具,才咬他的,是吗?这样做可不行!”——用类似的对话了解事情的始末,然后教给他与小伙伴沟通的方法,比如:“别动我的玩具,否则不跟你玩儿了”等等。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身为父母,永远不要使用咬人或者推搡、扇耳光等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以防给他们错误的信息,认为侵犯性行为是一种正常的社会行为。

  3岁的胖胖喜欢抚摸自己,总是一脸好奇地摸摸自己的脸,拍拍肚子,动动小鸡鸡等等,而且不分场合与地点,常常让妈妈非常尴尬。

  “抚摸自己”也是一种常见的坏习惯。说是坏习惯似乎有些言过其实,因为大多数男孩子、女孩子甚至是超声波探测下的胎儿都会有抚摸自己的举动。事实上,自我抚摸是生物中的普遍现象,好与坏的区别只在于成年人通常不会在公众场所抚摸自己。对于正在生长的儿童来说,自己的身体永远是一个充满秘密的、令人着迷的地方。他们会揪揪自己的耳朵,扳动几下脚趾,有时也会用手指触摸一下性器官。这种无意识或者有意识的触摸行为,是非常普通的身体抚摸,对于绝大多数儿童来说这与性行为无关,也不会有丝毫“害羞”的感觉。因此,父母不应就此惩罚孩子。如果孩子在公众场合抚摸自己身体,父母只需告诉他这种行为是个人隐私,不能在公开场合做,就像上厕所一样。

  1岁大的小男孩强强常常把头往床头“咚,咚”地撞,虽然床头是软的,但还是让妈妈非常担心,怕是脑子里有什么病变以至于让孩子饱受折磨。

  实际上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这不过是一个让人有些心烦的坏毛病。一些专家认为儿童撞击头部,或者身体四肢的激烈晃动,是由学习走步时练习身体协调性时引起的;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孩子们在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的一种方式。

  身体撞击这类行为经常声势巨大,让父母心惊肉跳,不过大量的案例显示,这种行为不会伤害到他们的身体,因此父母不用过于担心。这类情况的最佳处理方法就是等待,大多数孩子18个月之后就很少出现这类行为了。(需要注意,有极个别案例是由于潜在的疾病导致的,如果你对此有任何怀疑,应与儿科医生联系。)

  TIPS:非常奏效的激励办法

  一位母亲为了让他的3岁大的儿子改掉咬手指甲的坏习惯,制定了一张表格,每当儿子一整天没有咬他的指甲时,就会在表格的相应位置填上一朵小花。3周之后,当表格被花朵填满时,孩子得到了他心仪已久的玩具,同时也基本上改掉了吃手指的坏习惯。

  • 家庭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